斜槓時代 文大「跨域專長」助學子描繪人生藍圖 副校長王淑音:學生多加利用學校資源 探索自身興趣
林俊廷|報導
「期望同學們每個人都擁有兩把、三把、四把刷子,成為 π 型人才」文大副校長、通識中心主任王淑音說。在產業巨變、數位化來臨的時代,大專院校的教育不再是單一專業培養,更著重於「跨領域」的學習。座落於臺北市陽明山歷史悠久的文大,全校擁有 13 個學院、61 個系組與 2 個學位學程,除輔系、雙主修與通識課程外,自 106學年度起入學的新生,新增「跨域專長」必修課程,意即每位大二學生都須修習本科系外,6 門 12 學分的跨域課程。
不過近日在社群平台 Dcard 上,針對跨域專長實施的成效,掀起文大同學討論的風波。「跨域真的就是去滑一天的手機」、「上的很痛苦」、「超讚的課,所以不會覺得無聊」、「不會啊,我很喜歡我的跨域」。
王淑音表示,跨域專長設立至今有不少怨言與挑戰,許多同學對於課程是不習慣的,像是有些老師會把「跨域專長」當成專業課程來授課,影響學生的學習意願,校方也會努力調整並和老師宣導調整授課的方式,把課程當成通識課程來教,變得更具活潑、生動,使同學對第二專長領域產生興趣與啟發。
此外,自 106 學年度至今的統計資料指出,學生申請跨域專長能選上前三志願佔比約七八成,提醒同學在選填志願時,務必認真、準時至系統進行申請,若是上課後,發現自己對於相關領域較無興趣,也可於學期中提出跨域專長資格的更換。
王淑音更提到,當時文大會創立「跨域專長」是因為學生修習雙主修與輔系的人數相當少,全校約 2 萬多名學生,每年約有兩三百人申請,比例實在太低;現代社會非常強調「π 型人才」、「跨領域」,文大是全國科系最多元的大學,期望能帶領同學與時俱進,描繪更清晰的人生藍圖。自「跨域專長」設立至今,透過跨域課程,修習雙主修、輔系的學生已明顯大幅提升,顯示出成效是相當不錯的。
多元學習 找尋未來方向
王淑音說,文大擁有多元豐富的學習資源,是全臺許多大專院校都辦不到的,別人都好羨慕!文大同學們應努力多加利用學校的資源,探索自己的興趣、尋找未來的人生志向,若是遇到困難時,都歡迎隨時向校方提出協助。
■文大副校長、通識中心主任王淑音,希望同學們多加利用學校豐富且多元的學習資源。攝|林俊廷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