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影:當代虛擬敘事 演繹影像起源
小標1.透過影像語言 詮釋藝術家腦內影像
在影像出現之前人們善用「腦內影像」來記錄自己的記憶,而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藉由「造影」主題將藝術家內心的記憶、夢境或靈光乍現的虛擬敘事透過影像語言來創作。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執行秘書 傅遠政
透過這一個靈光一現的想法
其實藝術家他們就很迅速的
把這個在腦內當中
產生的一個影像捕捉下來
然後進一步
藝術家他們是用文字或是用影像
來作為一個敘事的方式
希望能夠去敘述這個藝術家這一邊
如何透過一個虛擬敘事
進而進行到一個影像創作
小標2.藉由不同創作形式 表達多元影像故事
這次攝影展由策展人王品驊帶領五位藝術家參與,他們用不同形式去表達出他們的影像故事,讓觀眾產生更多元的視覺想像。
參觀民眾 陳瑞琪小姐
一個水墨簡單的線條來表現了
當代水墨的空間
讓我有不同的視覺感受
小標3.利用特殊攝影機 捕捉異鄉人細膩表情
展場開頭使用藝術家袁廣鳴的作品<異鄉人>,去到中壢火車站的他,用特殊攝影機拍下每一幀畫面,使得異鄉人們彷彿變成雕像。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執行秘書 傅遠政
袁廣鳴老師他的異鄉人的作品
他其實是用一個高速的攝影機
然後架在火車裡面
然後當火車進入到
中壢火車站的月台的時候
他拍攝下來一系列
這一些移工們的影像
他其實也是希望夠透過這種方式
來去呈現出這個攝影和影像之間
一種靜態和動態之間交互的一個可能性
小標4.探討影像本質 將腦內情感物質化
至19世紀攝影技術的進步,人們開始習慣用影像記錄一切,而將靈感、潛意識、直覺等怎麼物質化,就是「造影:當代虛擬敘事」的整個核心及看點。
華岡新聞 徐梓榕 鐘珮綺 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