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短樹公園 廢棄鐵皮屋變身吧台咖啡廳
【記者劉宥淳、郭思嫺、陳品妤/台南市報導】長短樹公園位於台南後壁區的頂長社區,居民在此處休憩聊天舉辦音樂會,而在課程及活動上,居民學習編織手藝、農作物耕種。針對公園過去閒置的老舊紅磚豬寮及荒廢鐵皮屋,成大建築系教授張珩帶領IEBS環境行為研究室社造團隊,與南藝大建築所合作,一起將它改造成社區文化空間。
↑社區營造課程參與學生一同規劃建設頂長社區-長短樹公園。圖片來源/後壁頂長社區(長短樹)
蓋一半的卡拉OK 轉變成社區沙龍
長短樹公園原先是由一間廢棄的卡拉OK整修而來,歌廳建設的半途因地主過世而停滯,土地荒廢雜草叢生,恰巧當時有兩個土堆在旁,居民認為外觀形似墓地,周圍又多是廢棄紅磚屋及鐵皮屋,十分陰森髒亂,於是紛紛選擇繞道而行。「環境對人的影響超出我們的想像」成大建築系教授張珩描述三年前投入改造計畫的初衷,「所謂的幸福感、社區意識、生活品質、地方依附、乃至於工作效率、防災行動、教育成效都受到所處環境的影響」,多年來,她參與教育部所推動的大專校院高教深耕計畫(USR-Hub),帶領大學生在實踐舊屋改造與研究過程中,學習將所學之用回饋於社會,落實社會責任。在2020年時,南市府都發局推動「臺南築角創意營造計畫」,邀請張珩教授帶領來自不同領域的學生,委託其以「駐村行動」方式深入考察社區,並攜手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教授鄭乘騏規劃社區改造。三年間,她體認到居民的熱心參與,一同將閒置空地整頓,並加入老屋重建計畫,皆想為自己的家園盡一份心力。「長短樹新桃花源社區藝術共創計畫」就此誕生。
把藝術帶進生活 以人文為基底的重現來自不同領域的學生
位於台南後壁里無米樂菁寮老街旁的頂長社區,在1930年時,嘉南大圳竣工,藉由北幹、菁寮等支線(烏山頭水庫)引水,使得當地有了灌溉作物的水源,往後便以從事種植稻米(現為長樂米)為主,由於周邊景觀被高矮樹木所包圍,而被寓意為長短樹,位於今日的頂長社區。相比起菁寮村引人注目的特色故事,頂長社區組成皆是以年長者及孩童為主,他們說道,在2018年時,社區處處皆是殘破不堪的老屋。
張珩來到當地社區走訪,在過程中,得知社區的老舊紅磚屋多年閒置,且周邊空地因廢棄物堆積而綠地無法重獲新生。於是,她帶領著成功大學建築系團隊來到頂長社區加以考察,發掘當地的種種現況,如青年人口流失、建築老舊、空間廢棄等。為改造舊建築構造與周邊景觀,起初,她在成大建築系上開設社區環境維護通識課,邀請各個不同領域的學生在暑期期間居住頂長社區的住宿,腳踏實地學習「環境保養」的實際操作,從簡單的修剪覆蓋房屋的樹枝、樹葉,至清理公園空地堆積物、落葉,並購入草皮,和當地里民一同鋪草坪,如此一舉,成為計畫的第一步。
↑學生正在學習如何修剪房屋周邊的樹木和枝葉,園藝和建築結合,打造舒適綠公園。攝影/郭思嫺
而後,她再帶領自己的社造團隊IEBS及研究生,和原先課程的學生一同規劃將頂長社區的原有景觀做向外延伸,解決空間使用機能上的問題,但在執行計畫的途中,接獲來自里民的建議,期盼他們能將頂長社區中已經廢棄的空間保留原有特色,而非全面改造,張珩再次重新規劃了建造目標,將原先的老鐵皮倉庫,改造成保留鐵皮屋頂的咖啡屋、紅磚牛寮也保留住原有的紅磚外牆,化身成特色公廁等,成為今日亮眼的長短樹公園特色建築物。
↑透過對當地景物的觀察,業師和學生們一同規劃改建老舊房屋。圖片來源/後壁頂長社區(長短樹)
透過這三年間的社造築角計畫,社區居民、遊客及外地藝術家來到這,成功賦予此地休憩交流、音樂展演、活動市集等功能,間接讓社區面貌一度換新,凝聚里民共有的意識。
↑位於長短樹公園中央區域的吧台咖啡廳完工後的全景。攝影/郭思嫺
實際來到當地,感受陣陣咖啡香四溢,座落於長短樹公園中央區域,這裡是「吧台咖啡屋」。原先廢棄的老鐵皮倉庫,由於外型銹化程度高,在團隊的重建規劃下,他們將外型改為通風式窗口,以鋼筋鐵架和木板為基底打造,轉眼間從繡跡斑斑煥然一新,成為對外開放式的吧台咖啡廳。民眾能夠來到這點上一杯咖啡,和這裡的人聊聊天、一起做手藝,也能夠參與各式活動,如生態課程講座、在地產業進駐等。
走進吧台區的對外廚房,整齊的餐盤與刀叉陳列在櫥櫃上,仔細一看,上面印有具代表性的LOGO「Tng Te」,張珩教授說道,原先的設計理念是源自台語發音「長短」二字,左邊大T與右邊小T,看上去像兩棵高低有別的樹,意思即為「長短樹」。
↑餐盤與刀叉上印有「Tng Te」的LOGO。攝影/郭思嫺
而位於吧台咖啡廳正前方的網美打卡景點,原先被一棵巨木所淹沒的豬寮老屋,轉眼間成了公共活動場域,被稱作為咖啡小盒子的小型活動空間,提供民眾在一樓休憩區喝咖啡、聊天唱歌等的功能。半開放空間具有良好視野,提供環境綠化及療癒成效,並讓此空間成為社區居民和外來民眾之聯繫點,而他們也期盼,未來會朝著成為培訓里民的重要場所,與吸引年輕人駐進的社區據點。
↑原先被一棵巨木所淹沒的豬寮老屋,轉眼間成了公共活動場域,亦被稱作為咖啡小盒子。攝影/陳品妤
↑使用「咖啡小盒子」一樓公共區域裡的民眾,凸顯出空間的活化成效。圖片來源/後壁頂長社區(長短樹)
她提及,在不遠處快倒塌的紅磚牛寮屋,為保留原有鄉村氣息的改建下,化身成特色公廁,交叉紅磚設計的轉角處能夠讓民眾擺放盆栽,而在側面也設有後花園歇憩亭,欲沿用既有文化傳承意義的紅磚牆,內部的受損處再予以補強,並配合當地居民整平地坪、牆面及窗戶重新粉刷,讓實際空間滿足里民使用上的需求,再加上排水、電力、燈光及傢俱配置,讓外觀和周邊環境加以改善,營造出富有人文氣息的歇憩亭。
↑牛寮屋化身成特色公廁,結合綠化設計和後花園歇憩亭,讓民眾能夠擺放盆栽和休憩。攝影/郭思嫺
最後來到咖啡屋旁的綠色小公園,張珩教授描述,原先公園的土地被滿山滿谷的垃圾、落葉所淹沒,而周邊的百年老屋破損程度甚大,失去應有的活動空間,因此他們召集了當地居民、里長,著手創造出戶外講座及室內課程的空間,在這三年間的努力,綠地重出新芽、老屋結構受損處修補,並將老樹分離原依附老屋之牆體,吸引民眾前來舉辦環保微市集、音樂演奏會等,並開始種植多樣植物,如香草等,打造療癒鄉村氛圍。
響應後的佳績 成為步步打造的動機
張珩教授說道,此次參與的台南築角創意營造計畫所延伸出的《長短樹新桃花源社區藝術共創計畫》,確實響應了當時的計畫初衷—把藝術帶進生活。原先被遺棄的破舊磚瓦屋,現已重現新興生機,讓居住一旁的民眾能夠匯聚一堂,而來到此的遊客也能夠深入了解當地文化、過往故事。
↑民眾正在吧台咖啡屋旁的座椅學習做編織手藝。攝影/郭思嫺
此次,不僅培實社區文化的札地力,也能讓民眾在此舉辦各項多元活動,並邀請業界講師創辦實作課程,提供年長者學習的機會,如編織稻草、製作獨特樂器「空靈鼓」,教導民眾演奏樂器,提供疫情期間在家的民眾有個日常休閒娛樂。
她也提及,這些都還只是計畫的一部分,除了現階段製作的特色公廁和老廟修建外,在這塊公園綠地一旁林立了許多已被鐵皮包圍施工的紅磚老厝,在尚未完工的期間,他們更加期盼第三期的老厝更新計畫成果,是否能為當地居民帶來安穩舒適的生活,成為他們的首要考量,更是他們堅持不懈的原動力。
採訪側記
在和張珩教授及其帶領學生的口述中得知,長短樹公園原先的生機每況愈下,因此藉這三年間的台南築角計畫,張珩教授開設許多不同的課程,邀請來自校內不同科系的學生參與,學習如何環境綠化、社區整潔規劃,另外也讓研究生進駐,一同開發老舊建築重建之計畫。除此之外,當地社區居民及里長也動員參與許多老屋翻新計畫。這次的採訪讓我們深刻體會到,一個小小區、里的築角計畫,能夠大大影響不同層面的多向方位。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