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傳統手藝槺榔掃帚:秋月阿嬤巧手的轉型與傳承之路

2023/09/17 19:48
8,051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公民記者蔦沐/嘉義報導】

照片

↑民眾將槺榔小掃帚放到媽祖前的供桌,祈求媽祖賜福保平安。

槺榔掃帚又稱「天地掃」,有天庭掃把之稱。俗語說天掃掃天,地掃掃地,所以天地掃需成對出現且不可混用。在台灣習俗中,農曆12月24日為送神日,是一年一度打掃神龕及祖先牌位的日子,就是天地掃發揮的日子。除了自宅,廟宇也會用槺榔掃帚打掃廟內天花板的灰塵,大概是天掃的概念。另有一說是因為槺榔樹高大挺立,能吸收天地靈氣,故以槺榔葉製成的掃帚可掃天煞與地煞,因而稱為「天地掃」。

先前至朴子德興里(棋盤式三合院聚落)尋訪時,得知當地早期許多家庭以製作槺榔掃帚維生,但後來被塑膠掃把取代,加上會綁槺榔掃帚的長輩漸漸凋零,便逐漸沒落了。在庄內問了幾戶人家,都沒看到槺榔掃帚的蹤影,其中還有不只一個人說那個掃帚不好用,讓筆者感到很好奇,這個曾經盛產又沒落的掃帚究竟是什麼模樣?

過程中打聽到配天宮前有位阿嬤在賣槺榔掃帚吊飾,於是來到配天宮,果然在廟旁看到一台機車上掛著很多小掃帚,但講沒兩句話阿嬤就衝到廟的前庭去幫忙清掃鞭炮渣。阿嬤說:「廟方讓我們在這邊擺攤,我們應該要回饋人家,可以幫忙就要幫忙。」

在隆隆炮聲的對話中,得知了阿嬤的人生故事:侯許秋月阿嬤今年72歲,不識字也不會說國語,早年在清潔隊工作,平日也有在綁槺榔掃帚,因為大支的槺榔掃帚很少人買了,阿嬤巧手將槺榔掃帚做成迷你版的小掃帚,當作吊飾除了有特色外,也有掃除污穢,趨吉避凶,以及防小人的寓意。要製作一把槺榔掃帚很不容易,因為槺榔葉其實很刺,採收不易,採收下來的槺榔葉要花兩周以上的時間曬乾,再撕成絲,才能開始做小掃帚。製作過程要層層綑綁,穿針引線,再用火燒打結定型,非常「厚工」。曾有人來學,結果一支做好幾小時,手還破皮,就放棄了。阿嬤55歲開始綁小掃帚到廟前賣,至今已有17年之久。

槺榔掃帚正面臨失傳的危機!目前會綁槺榔掃帚的長輩們,正逐漸凋零,加上市場沒落,年輕一輩幾乎都不會這項傳統手工藝。幸運的是,阿嬤的女兒在今年過年正式接手攤位,總算能把這項技藝傳承下去,並在廟口繼續與民眾分享槺榔掃帚的歷史與涵義。

照片

↑配天宮旁的一台機車上,掛著許多小掃帚。槺榔葉製成的掃帚有股淡淡的清香。

照片

↑阿嬤正著手製作新的小掃帚。

照片

↑阿嬤不在攤位上,原來是跑到廟前幫忙打掃鞭炮渣。

照片

↑許多民眾會帶著小掃帚到廟裡求個平安,希望可以掃走壞運與小人。

照片

↑攤位現在由阿嬤的女兒接手,擺飾變得更加活潑多元,阿嬤有時也會來攤位幫忙。

照片

↑偶爾有老顧客會請託阿嬤幫忙綁傳統大支的槺榔掃帚,圖為成對的天地掃。

照片

↑德興里到配天宮的路邊,仍然可以看見一小片的槺榔樹林。

 

配天宮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