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導師制 學生少利用
大學生在四年大學生涯中,是否曾主動去找班導師談話?導師制度設立以來,大半數的學生很少加以利用,其中存在著一些等待被改進的問題。
導師制的設立目的是提供學生尋求協助、幫助規劃職涯發展的管道,但學生多半遇到困難需要幫助時,第一個想起的,通常不會是大學導師。其原因之一,是因為與導師不親近。
根據政大心理諮商中心針對98學年度導師制度進行學生與導師兩方的問卷調查,2508份有效學生問卷中,約78%反映未曾主動找班導師談話,顯示政大學生普遍不曾主動尋求導師的協助,但也有77%的學生認為導師制為必要。
為促進導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政治大學導師制實施辦法第九條規定各院、系(所)實施導師活動,其內容如下:班(組)每週舉辦導師活動,包括團體及個別輔導活動、各院、系(所)聯合活動及全校活動
目前導師活動的形式,以導生聚為最常見。有學生認為,吃過導生聚仍難以和導師親近。也有學生表示,一學期只吃一次導生聚,無法達到其拉近師生之間距離的目的。更有學生認為,大家都很忙,導生聚時間不好約,硬把大家湊在一起吃飯聊天,相當形式化而無實質意義,導生聚沒有存在的必要。
而政治大學某教授表示很樂意協助學生,但學生很少主動找導師。他認為導生活動可以更多元化,更能促進師生之間的情誼。也曾經在學生間調查希望的導生活動形式,多數學生還是選擇吃飯。
導生活動無法更為多元化或增加次數,最大的阻礙是經費不足。現行班(組)導師活動費大一每人一學期150元,大二以上至博士班每人一學期僅100元。吃一次導生聚,超出經費的部分,導師需自費補貼,或學生自出不足之處。
導師的設置是有用的且必要的,卻很少被需要。導師制度能夠怎樣發展和改進,使之不流於形式化,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