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對於它,你瞭解多少呢??
水庫主要分為「離槽水庫」與「在槽水庫」。
離槽水庫,是水庫型式之一,主壩興建於非集水河川上,因集水河川與主槽有段距離,以引水隧道或引水溝渠等方法進行集水,便可引入主槽來蓄水。相對地,水庫另一型式是主壩在集水河川上興建,透過集水河川的集水區集水,河水便自然地流入主槽,形成可蓄水的在槽水庫。
兩者效益上的比較:
離槽水庫:可減少淤沙量。要增建引水隧道或引水渠道。水質問題較容易監控與排除。較於在槽水庫,則易受地形限制。
在槽水庫:較於離槽水庫,淤沙量增加較快,通常要增建攔沙壩。較於離槽水庫,可充分得到較多水源。
新竹市喝好水公投,是一場於2021年12月18日與2021年中華民國全國性公民投票並日舉辦,由台灣乾淨水行動聯盟理事長、現任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理事主席彭桂枝領銜,並由新竹市選舉委員會編號為第1案的地方性公民投票案,旨在通過公投解決廢污水專管排放問題。
起因於2017年,發起人陳翠琴與劉妮雲、鄭於育、陳錦玲四人得知頭前溪上游之竹東垃圾場囤積大量垃圾,質疑新竹市民飲用水有受工業、垃圾等廢污水影響,並決定邀請長期參與社運的彭桂枝加入,組織「我們要喝乾淨水行動聯盟」。
2018年5月29日,行動聯盟向監察委員們陳情,提出拒喝工業廢水,並強烈主張以「灌排分離」和「飲排分離」方式保護水源。
2019年3月21日,行動聯盟將此議題訴諸於公民投票,並由彭桂枝領銜,向新竹市政府提出地方性公民投票案。
2019年10月29日,行動聯盟總計收集5,764份連署書,並提交新竹市政府。
2019年12月18日,新竹市選舉委員會公告,該公投案成立。
2020年7月11日,行動聯盟正式立案為「社團法人台灣乾淨水行動聯盟」,並由該社團法人繼續主導此公投案。
2021年7月15日,新竹市選舉委員會公告,原定2021年8月28日舉行新竹市地方性公民投票案第1案投票,併同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臺灣疫情影響之全國性公民投票案第17案至第20案投票,改定於2021年12月18日辦理;且連同原定應於7月24日至8月21日間舉辦之辯論會,亦改定應於11月13日至12月11日間舉辦。
在環保人士鍾淑姬的帶領下,竹松社大公民記者社的學員們觀看了,在清華大學南大校區後門處的新竹科學園區唯一的廢水排放口後,並接著到海埔路的港南社區看客雅溪出海口,對於廢水的路徑有了概略的瞭解。並且對於新竹地區主要河川的供水及排水區有大致的說明,也在課堂中提出2021年12月18日新竹市喝好水公投案的介紹及討論。
另外在課堂中,鍾淑姬也為學員們科普了水費單上的基本知識,即關於水的計算單位及價格的計算,讓大家對用水有了更進一步的概念。
課堂後,對於台灣水費便宜的價格印象深刻,進一步查找資料時發現,台灣地區之水資源非常有限,可是台灣之自來水水價不但不昂貴,而且非常低廉。 根據國際水協會(IWA)在2014年調查160個城市中,台北用水量第7高;水費負擔率第3低。而在2021年30個國家(或地區)之年用200度家戶資料,台灣平均家戶水價為每度9.24元/度(台水每度9.84元、北水每度8.64元),排名居各國第三低,且水費至今已29年未調漲過。
在許多已開發國家中,水是能生飲的,相對的他們支付於水資源的成本比台灣要高出許多,對於水資源的使用需要有「開源節流」的觀念,在環保人士及團體為民眾能喝好水而努力爭取的同時,民眾們養成良好的使用習慣,珍惜水資源的珍貴,也是非常重要及必要的一環。
地球70%是水,人體也是70%是水,這代表我們與環境是一體的,自然生態的維護與資源的珍惜,需要大家一起來守護!
圖:維基百科/台灣乾淨水行動聯盟/三立新聞網/碧馬麻
文:維基百科/三立新聞網/碧馬麻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