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朱水文 整理
「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ICERD)
首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會議
2024年4月22日在臺北公務人員發展學院舉行,由行政院長陳建仁主持開幕式,致詞結束後,院長與行政院政務委員羅秉成、發言人林子倫、行政院人權及轉型正義處處長賴俊兆Semaylay i Kakubaw、內政部部長林右昌、移民署署長鐘景琨、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主委陳菊、副主委蔡崇義、人權會委員蔡崇義、鴻義章、王幼玲、浦忠成、高涌誠、紀惠容、田秋堇、、法務部次長蔡碧仲、勞動部長許傳盛次、原住民族委員會副主委鍾興華、立委羅美玲及伍麗華、國際審查委員會Manfred Nowak主席、Rosslyn Noonan委員、Sheryl Lightfoot委員、Keiko Ko委員、紐西蘭商工辦事處Renee Bates副代表、匈牙利貿易辦事處Gergely Kádár代表、海地Roudy Stanley Penn大使、聖文森及格瑞那丁Andrea Bowman大使、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Donya Lynex Francis大使、阿曼王國台北商務辦事處Mohammed Muslem Said Al Baraami處長及比利時台北辦事處Geoffrey Eekhout副處長合影。
院長表示,臺灣在人權保障的發展與推動不遺餘力,除了有6部國際人權公約具有國內法效力,並成立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完善臺灣人權監督機制,並由行政院「人權及轉型正義處」,公布國家人權行動計畫。院長強調,臺灣雖非聯合國會員國,但以自主承諾與實踐方式,建立特有的國家報告國際審查機制,此次「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ICERD)」首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是我國人權工作的重要里程碑,請各相關部會以審查委員提出的結論性意見與建議為依循,持續將人權精神落實在各項政策與法律中,以提升臺灣的人權保障,彰顯臺灣積極參與國際人權事務的決心。
院長於致詞時表示,臺灣自2009年通過「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法」以來,推動至今已15年,在此期間,聯合國9大核心人權公約已有5部完成國內法化。「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ICERD)」是我國唯一於1971年退出聯合國前,完成簽署、批准與存放手續的公約,因此,臺灣目前計有6部國際人權公約具有國內法效力。今(2024)年2月,行政院進一步將「保護所有人免遭強迫失蹤國際公約」加入案通過並函送立法院審議,另外「禁止酷刑和其他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與「保護所有移徙工人及其家庭成員權利國際公約」等2部公約的國內法化作業,也正逐步進行中。
院長進一步表示,除了推動國際人權公約國內法化,近年來,臺灣在人權保障的發展與推動更是不遺餘力,在2020年成立符合「巴黎原則」標準的國家人權機構-「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由其擔負監督各級政府機關,並對於「人權保障」與「對國家侵害人權事件」等進行調查或提供救濟,完善臺灣人權監督機制。
院長指出,行政院於2022年也成立「人權及轉型正義處」,負責協調、督導各部會推動人權保障與轉型正義工作,同年公布臺灣首部「國家人權行動計畫」,納入優先推動「強化人權保障體制」、「人權教育」、「平等與不歧視」、「強化生命權保障」、「居住正義」、「氣候變遷與人權」、「數位人權」及「難民權利保障」等8大重要議題,並研擬具體行動方案。這些工作為落實人權保障的基礎,也是臺灣推動人權保障的成果。
院長強調,臺灣雖非聯合國會員國,但對人權重視不亞於任何國家,例如臺灣是亞洲第一個立法保障同性婚姻的國家。臺灣以自主承諾與實踐的方式,建立特有的國家報告國際審查機制,定期提交報告,並邀請國際審查委員來臺審查,持續提升臺灣在人權保障的標準,彰顯臺灣積極參與國際人權事務的決心。
院長表示,在他擔任副總統期間,同時也是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召集人。本次審查會議的Manfred Nowak主席與Rosslyn Noonan教授,過去曾來臺參與臺灣兩公約審查,可說是臺灣的老朋友,針對人權保障工作,提供許多寶貴建議,使臺灣人權保障向前邁進。此外,Keiko Ko教授是聯合國前任消除種族歧視委員會的委員,Sheryl Lightfoot教授則是聯合國現任原住民族權利專家機制的委員,他謹代表臺灣政府向4位遠道而來的國際審查委員,表達誠摯的歡迎與感謝之意。
院長進一步表示,在這兩天的審查過程中,國際審查委員將面對面與政府機關、民間團體代表們,充分交換意見、討論交流,請參與審查代表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審查委員對於審查結果所提出的結論性意見與建議,將成為我國人權工作前進的重要助力,請各部會後續以此為依循,持續將人權精神落實在各項政策與法律中,並使人權意識推廣到全國人民生活,相信此次完成ICERD首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將是我國人權工作的重要里程碑。
國家人權委員會主委陳菊致詞時表示,ICERD是我國政府最早簽署批准的聯合國人權公約,只是過去在威權統治與戒嚴體制之下,沒有機會被檢視與落實。臺灣並非聯合國會員國,國家人權委員會欣見政府主動遵守國家保障人權的國際義務,依照ICERD發表國家報告。
主委陳菊表示,為撰寫ICERD首次國家報告之獨立評估意見,人權會召開12場次的專家諮詢會議、民間團體及政府機關座談會等,同時走訪原住民族部落,彙整社會各界所關注的種族或族群問題,以及釐清政府為落實ICERD的策進作為與困境所在,提供國際審查委員參考。
主委陳菊表示,臺灣歷經多年的殖民統治,包括過去執政政權打壓臺灣的原住民族,包括本土文化及語言。後來隨著臺灣民主化及經濟發展,新住民及移工來到臺灣,他們的弱勢處境產生新的族群平等課題。此外,受到中國政權壓迫來台的政治難民來到臺灣,如何促進在臺灣各族群獲得平等的人權保障,是當前重要的國家目標之一。
主委陳菊引用1962年南非總統曼德拉第1次在法庭上為自己辯解時說,「我憎惡種族歧視,因為我認為那很野蠻,不論是來自黑人或白人」,強調尊重各族群,學習與不同文化背景的族群,平等並且和諧的共同生活,是促進社會進步的必經歷程。
內政部長林右昌致詞表示,人權工作並非一蹴可及,政府會持續結合各界的資源及力量,納入這次會議提出的結論性意見與建議,持續落實ICERD精神於政府各項政策及計畫中。會議建議與結論將在26日記者會上對外發表,並作為政府未來施政參考。他也感謝國際審查委員及所有參與審查會議的夥伴們不辭辛勞遠道而來,並指出今後追求平等無歧視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目標。
林部長說明,聯合國9大核心人權公約,目前在臺灣已有6部對我國產生效力,ICERD正是其中1部,也是臺灣唯一於退出聯合國以前就完成簽署、批准及存放手續的國際公約,臺灣雖然不是聯合國會員國,但仍自主承諾與實踐國際人權公約。
林部長指出,內政部從2020年起開始推動ICERD,一路從編寫教材、教育訓練到完成國家報告撰寫,過程中在部會共同努力,以及外聘委員的指導和民間團體的回饋,才成就了今天如此豐碩的成果。2022年我國發表了ICERD首次國家報告後,民間團體朋友們踴躍提出了相應的平行報告,經國際審查委員書面審查後,提出了65點次的問題清單,政府部門及民間團體也對相關內容提出了回復。這次審查會議將在前次問題回復上做更深入的討論,也會在各界充分交流下得出具體的結論與建議。
ICERD首次國家報告及國際審查會議相關資訊已置於ICERD首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會議大會網站(https://icerd1streviewmeeting.tw/site/page.aspx?pid=901&sid=1559&lang=cht)及內政部移民署官網(https://www.immigration.gov.tw/5385/7445/250283/),這次會議公開場次並將進行網路直播。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