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清溪川經驗
走訪韓國首爾清溪川是一個緣分,到訪韓國多次,也只有這一次才得以一探在市中心能夠看到這樣清澈的河水流動。
早期的清溪川就像今天的台北?公圳,因為沿岸居民隨意將污水排放進水溝,河床上堆積大量垃圾和沙砂,是一條治理不良,部分河道遭到覆蓋,充滿惡臭的暗溝,清溪川之後因為興建高速公路,使得水質更為惡化。
一直到首爾市長李明博積極推動河道清水運動,獲得市民支持,投入九千億韓圜,推動進行河道重建更新工程,拆除高速公路天橋,重新挖掘河道,並美化周邊環境,灌水植樹,更新環境,全部工程在2005年9月完工。
其中,清溪川文化館記錄了日本殖民時期,1914年左右,即朝鮮時代被稱作開川的清溪川歷史。文化館正位於清溪川復原工程最後區段,也就是兩水橋和古山子橋之間,清溪川文化館在繁榮市容下的大涵洞內,以照片、模型和展示品等方式,多面向展出清溪川過去的歷史,以及復原前後面貌。
對照韓國清溪川經驗,以親水環境營造為例,台北?公圳支流的三腳渡,經過文史工作者以及當地居民努力,已有全新風貌。如果全長20公里的?公圳及相關排水設施,例如新生高架橋北段過民生東路的開放水路,這條能夠經由三腳渡搭舢板進入的水道,透過市民社會與政府努力重治,期待可以重現郭錫?(1705年-1765年)年代的清新環境。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