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義式燉飯可能暗藏健康風險 米飯過度糊化易造成血糖飆高

2024/12/31 15:00
28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華岡融媒體記者/林庭緯報導

 隨著飲食西化,義式燉飯成為許多人喜愛的餐點,但你知道嗎?這道美味料理可能暗藏健康風險。營養師牟胤瑄指出,燉飯因高油、高鈉及熱量偏高,若長期食用,不僅可能導致體重增加,還會提高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的風險。

照片

▲醫師建議糖尿病或血糖控制者盡量減少食用燉飯。攝|林庭緯

 牟胤瑄指出,燉飯在烹調過程中澱粉經過糊化,使腸胃容易消化吸收,但過度糊化可能導致血糖快速升高。隨著加熱時間延長,糊化程度及升糖指數(GI值)也提高。燉飯的GI值通常超過70,屬於高GI食物,容易引起飯後血糖迅速升高,長期攝取可能增加胰島素抗性及代謝疾病風險。

 白米在煮燉飯時較不耐煮,容易過度糊化而導致口感偏稀,且升糖效應明顯。牟胤瑄特別提到,可用全穀米或糙米部分替代白米。這些穀物因耐煮特性較不易過度糊化,其GI值約在50-60之間,屬中低GI食物,有助於減緩飯後血糖上升。此外,全穀米富含膳食纖維,消化釋能較慢,對血糖控制者更為友善。

 為降低燉飯的高GI風險,牟胤瑄建議搭配不加醬的生菜沙拉。生菜沙拉富含膳食纖維,可延缓消化吸收速度,減少飯後血糖快速升 高,同時補充均衡營養。他指出,每日攝取 25-30 克膳食纖維,能降低血糖波動及膽固醇,並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

 牟胤瑄還提到,燉飯的製作過程應避免使用過量的醬料,尤其是高糖或高鹽的調味品,這些成分會使體內鈉含量超標,增加高血壓風險。每日鈉攝取量應限制在2300毫克以內,理想狀況下不超過1500毫克。選擇低脂肪蛋白質來源,如海鮮或雞肉,不僅能降低總熱量,還能提供優質蛋白質,有助於穩定血糖及維持肌肉質量。

 對於油脂使用,牟胤瑄強調每餐控制在15毫升以內,並選用健康烹飪油,如橄欖油或芥花油。橄欖油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壞膽固醇(LDL)並提升好膽固醇(HDL),有助促進心血管健康。

 為提升燉飯的健康價值,牟胤瑄建議使用多種食材搭配,如全穀物、蔬菜及低脂蛋白質,並適量加入香草或香料,如迷迭香或百里香,不僅增添風味,還提供抗氧化效果,有助於穩定血糖波動。最後,牟胤瑄提醒民眾養成閱讀營養標示的習慣,並學習健康替換食材的技巧。透過這些調整,不僅能享受美味燉飯,還能兼顧健康,減少血糖及代謝相關疾病的風險。

照片

▲在演講中營養師牟胤瑄幫助聽眾增加一些關於控制三高的專業知識。攝|林庭緯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