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針一線 「繡」出美麗花園
【記者洪士雅/北市報導】「AH! SU-GO-I」一群日本觀光客稱讚著,並從鞋架上拿下一雙雙的繡花鞋試穿,老闆陳弘宜忙進忙出的拿著不同尺寸給客人,最後日本小姐買下了兩雙,老闆開心的拿著自己的名片發給每個人,口中說著「HAND-MADE」(手工的)。
「小花園繡花鞋莊」坐落在熱鬧的西門町已有七八十年。從一九三六年的上海開始,現任老闆陳弘宜的祖父陳初學,提著箱子,到當時的軍閥、貴族家裡,替如同電影《色戒》裡那些打麻將的貴太太們製鞋。因為討論製鞋及試穿的過程都在後花園裡進行,後來陳初學在十里洋場裡開了第一家繡花鞋店,就取名為「小花園」。
一九四八年,因為共產黨與國民黨的戰爭,小花園也跟著遷到了台灣,並選擇在當時最熱鬧的西門町設店。現任老闆陳弘宜原就讀機械設計,畢業後被請去製作高爾夫球頭,但當時設備和經費都不足,繡花鞋莊的事業也無人繼承,陳弘宜便辭去工作,在民國六十五年接下家族事業,「我學機械設計的,鞋子的設計、製造,對我來說太簡單了。」
小花園鞋莊裡分三個團隊互相合作,採購、設計和銷售由老闆陳弘宜一手打理,繡花方面則由老闆的太太及幾位姊妹負責,最後製鞋的部份交由老闆的弟弟;因為是家族企業,工資成本較低,對陳弘宜來說,經營的困難不在事業內部,而是SARS期間,沒有人來逛西門町;以及二OOO年興起復古風時,繡花鞋瞬間流行,店裡的貨不僅供不應求,日本觀光客還在店門口排隊。
傳統繡花鞋款式簡單,平底圓頭,圖案不外乎鴛鴦、鳳凰、蝴蝶、牡丹、菊花等的變化;陳弘宜的設計則要讓年輕人都喜歡,「我的設計靈感就是看現在流行什麼」;二OOO年吹起中國風時,繡花和串珠的設計一夕之間開始流行,這正好是陳弘宜的專長,於是他不再拘泥過去單調的款式,將傳統的繡花鞋設計成高跟鞋、船跟,甚至涼鞋多種款式。
在他眾多的設計中,陳弘宜挑出了三雙他覺得很特別的鞋子,一雙是釘珠片的拖鞋,特別的地方在於左右兩支鞋的花朵圖案和亮片的設計、顏色都是對稱的,「這雙鞋子我老婆他們做好久,說眼都花了」,另外兩雙特別的地方則是鞋底,鞋底是用皮特別縫製上去的,他俏皮的小聲笑說:「這是模仿名牌的啦!」
「可是現在買的人少,繡花鞋的市場也不大了,它不像球鞋是必需品」,陳弘宜感慨的說,電腦繡的興起也占去了手工繡的一半市場,「不過現在年輕人也分不出手工繡和電子繡的差別」;甚至有店家直接從大陸進貨,價格是小花園的一半,面對這些打擊,陳弘宜就從花樣的設計及用料上來應變;「我們的布料是純絲、高級棉布,繡線都是絲線」。
繡花鞋的市場逐漸縮小,陳弘宜感慨著現在生意不好,不同於他剛接下店舖時的榮景,對於未來的發展他淡淡的說:「我就繼續做,有一天做不動就算了」。「小花園繡花鞋莊」融合傳統技藝和現代文化,不管市場的競爭及變化,都堅持著原始的製作方式,保留中國傳統的記憶。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