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發起1015「佔領台北」
網友發起1015「佔領台北」
千人響應
2011年10月07日蘋果即時
最近在美國各地延燒的「佔領華爾街」(Occupy Wall Street)示威活動,台灣也有網友響應,在臉書(Facebook)上發起「佔領台北」活動,號召10月15日走上台北街頭,目前已逾千人聲援。
持續數週的「佔領華爾街」活動,主要是因為美國長期處在金融業貪婪、高失業率和各種社會不平等現象下,民眾對於現況的反彈,活動一開始只利用周末時間在華爾街舉辦,但過去3周全美各地呼應、遍地開花,已經成為近期美國最重要的社會運動。
而台灣的「10月15日佔領台北」活動,號召民眾當天下午1點01分在101大樓集合,站出來向政府表達不滿。發起人在臉書活動頁面表示:「這不僅是大眾又一次對抗貪婪與資本金權的非暴力示威,這將成為人類文明進化史上一場前所未有最迅速而全面的跨界公民意識社會運動」。目前「佔領台北」活動已得到千餘位網友網路上表示支持,但也有網友表示,台灣過去在網路上發起的活動,網網都是「萬人響應、一人到場」,還是要到活動當天才能見真章。
占領台北要做什麼?訴求是什麼?
在美國,人們正面臨一個巨大的經濟危機。而長期以來少數人以金錢操弄權力、掌控了國家的運作,使得資源透過金融活動從大眾的身上流向財團,藉以追求更多金錢與權力。於是人們占領華爾街、占領自由廣場,向少數得利者提出抗議,試圖尋回建國之初的「民有、民治、民享」精神。
回頭看看台灣,今年雖然是辛亥革命、民國建立後的第一百個年頭。然而近年來,人們見到的種種現象與國家存在的意義背道而馳。土地徵收、都市更新、BOT
、失業、不斷上漲的物價與不會漲的薪水、無薪假、過勞死、汙染的石化廠、製造考試機器的教育體制。
為什麼有些事情永遠發生在平凡的你我身上,只有在大選將至的時候被政客掛在嘴邊?為什麼有人的工作、家都沒有了,媒體上只見企業家的專訪與娛樂圈的八卦?為什麼 保障人民權益的法律,成了少數人榨取利益的工具?為什麼社會的大多數人民,非得透過互相抹黑的惡質政黨才能爭取權利?
或許我們都已經察覺到這個社會不對勁、有非常多需要被改變的事物,往往只能看著媒體和政客搶走所有的發言權,在電視上演出權力鬥爭的連續劇。
但,這次不一樣。
我們要突破資訊壟斷、走出控制,聚集在象徵金錢與權力的一零一前面。在互相分享中認識人們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在討論中找到被隱瞞的事實與社會問題;在交流中描繪 這個社會應該要有的樣子。
很多人在看見這個活動後,第一個問題都會是:「占領台北的訴求是什麼?」
占領台北的訴求對象正是讀著這篇文章的你, 「尋找屬於你的、屬於台灣的訴求」就是聚集的理由,本次活動的訴求。
在這次活動裡,會有人準備海報和一些筆,提供參與者透過Open Space進行討論,讓一零一前的廣場變成公民論壇。
Open Space是指一種自由的討論方式,步驟很簡單:
1.告訴眾人你想討論什麼議題,召集有興趣的人加入討論
2.揪到團之後,集結成一個圓圈,將記錄用的海報放在中間,找一個人負責記錄討論進度
3.討論過程中可以隨時提出意見,但請隨時留意討論焦點的去向,以便記錄與其他人接收
4.討論中任何人都可以自由離開討論,加入別的討論區
5. 如果成員們認為已經討論出結論了,便可以在整理之後向眾人簡短地發表。此時有可能會有其它意見出現,可以再對同一議題討論。若否則貼在牆上(或裝置藝術上?)供 其他人觀看。
*當天請攜帶筆(粗一點、比較容易閱讀)來參加
每個討論區得出的結論,即使是不同領域、不同層面的,都是本次活動中、由公民提出的訴求。在明確的問題與訴求出現之後,就是開始討論如何推動這些期望、使它們實現的時候了。
佔領台北宣言
這個地方的青年,大學畢業領的起薪逐年降低。
這個地方的青年,普遍比十三年前的青年貧窮。
這裡在退步。
別說關你屁事,我們說得正是你,台灣青年。
台灣青年擁有著讓人羨慕的生長環境,所有他們遇見的老外都跟他們說:「YEAH,窩亨喜歡胎萬。」
是呀,我們都感覺很良好,在不要去討論薪資待遇的時候,不要去管xx世界周報警示些什麼的時候,或是拒絕聽說關於助學貸款與其他負債的故事時,我們都很喜歡我們的生活,輕浮的娛樂無所不在,一切便利又文明。
然而這表面的和平其實僅是暴風雨前的寧靜,資本主義已被宣告走向盡頭,大債時代來臨,全球一體化緊密牽繫的經濟系統將受衝擊,那一連串連鎖效應,將是現在還醉生夢死,生於安樂的的我們所無法負荷。
你還有夢嗎?
我想要愛情,想要成家,想要養個小孩,想要陪著他快快樂樂地長大,你覺得如何?但是我不確定這個夢想能不能實現了。我所想像的將來只有還不完的貸款、被迫扛起人口老化的重擔…等等。精神空洞的文明樂園將化為塵土,最後僅存資本主義崩壞後的斷垣殘壁。
來得及嗎?可能吧。向意興闌珊的大眾吶喊,用行動引發關注,用更集中的力量去觀察發想與改造。
改變已是必然,而現在就必須啟動。
It's too bad that everyone who has the solution
for everything is at home commenting on the Internet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