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佳誼 挫折中求理想

文字-A A +A

【記者許娸雯/台北報導】蘇花高興建與否引起爭議,執政官員面對反對的聲浪總是說:「一切尊重環評」但是環評制度失足,恐怕會賠掉福爾摩沙這片樂土。民視異言堂記者陳佳誼《環評的真相系列報導》深入環評制度的缺失,化危機為轉機,榮獲第六屆卓越新聞採訪報導獎。

 台灣的環評制度淪為形式,環評報告書甚至由開發單位找顧問公司撰寫,即使透過環評委員審查,也有相當大的人為及政治運作空間。不管是黑金作業還是政黨干預,每一個赤裸裸的殘酷事實,都是陳佳誼突破萬難,實地走訪,小心翼翼證實的真相。她面對的困難不只是制度運作的解構,還有環境的考驗。

 《變奏的台西》是她最印象深刻的單元。雲林台西是環評失守的地方,佇立著大煉鋼廠與六輕的煙囪,排放著化學廢氣。陳佳誼前往台西的那一天剛好遇上颱風天,雖然狂風豪雨淹沒道路,讓她進不了台西,卻阻礙不了她採訪的決心。但是避免讓住在台西的受訪者冒險,她在風雨中駐守等待,拍下台西的風災,也拍下台西住民面對環境的悲哀。

 然而,一名台西人說:「颱風不過是一年24個節氣中的一個節氣。六輕工廠卻是每天24小時、一小時60分鐘、每分鐘60秒,每一刻都在排放二氧化碳」如果陳佳誼沒有堅持駐守採訪,她將不會紀錄這段心聲。她說:「把困境當作轉機,變成新聞的表現手法,新聞也許會比較好看」

 就和台西住民的無奈一樣,陳佳誼面對最大的困難不是風災,而是現實的考驗。她報導的其中一個個案中,殘酷的真相,牴觸電視台廣告主的利益,她花心思撰稿剪接完成的一篇新聞硬生生的被封鎖。她說:「有時公益會得罪私益」她一度懷疑新聞的價值何在?但是自我調適的過程更強化她的決心。她說:「如果我繼續消沉,就不會有第二集、第三集,更不會有現在的?座」她繼續搜尋其它個案,有始有終地完成專題報導。

 「站在商業利益的立場,如果公司做不下去,你怎麼做理想?」陳佳誼體會商業電視台本來就是一場權力拉鋸戰,勢必有現實生存的考量。但是她認為不應該一味怪罪媒體結構,難道商業電視台不能做出好的新聞嗎?她說:「如果你真的有心想做的話,就不會執著於眼前的阻礙。你只是在這場賽局中輸了,還有其他戰場。」民視異言堂已不同於往常的媒體,提供一個做理想的空間,縱使結構問題無法全面改制,陳佳誼相信「對抗不一定要革命」,她會在有限的空間中,尋找生存的空隙,做優質的理想。

 公益新聞是和大部分公眾利益有關的新聞,特別是為弱勢團體發聲,但是陳佳誼認為做公益新聞一樣不能有盲點。她說:「你必須去質疑你的受訪者,即使是弱勢團體」當她採訪眷村文化時,即使她站在文化保存的立場,她還是問居民:「這種快崩塌的老舊建築物有什麼好保存的?」因為反對的聲浪也可能是觀眾的聲音。她認為,做一個記者不應該只是傾聽而已,而是要把不同的聲音做整理、對話與辨證。

 不過她表示公益新聞可能不一定是跟每個公眾利益都有關的訊息,或是讓公眾立即感受到新聞事件的影響力。公民素養不高,觀眾難免看完公益新聞卻認為「反正又不是我家的事」。因此記者的重要性就是把公益新聞做得讓觀眾想看下去,甚至產生共鳴。所以她利用蘇花高這種知名度高的議題,引出沒有知名度而不為人知的故事,或是配合時事引起觀眾的注意。

 即使公益新聞的立意是好的,收視率卻可能是負面的。每家電視台都報導的新聞縱使只是風花雪月的內容,卻因為曝光率高,可以形成主流話題,甚至產生政府的壓力。但是專題報導卻只有狹隘的空間與時間傳播,難免會孤掌難鳴。不過,當她收到觀眾直話的回饋,那種肯定根本不是收視率渺小的數字可以取代的。

 因此陳佳誼認為,雖然公益新聞不見得可以立刻改變社會問題,卻可能潛移默化達成社會價值的強化。她說:「也許有一些種子已經種在觀眾心裡,也許有一天會萌芽。」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4,180則報導
2,285則影音
713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2:11

林芝創造林下經濟 瑪吉姆姆的藥草之路

2024-06-03
瀏覽:
1,951
推:
1
回應:
0
3:17

美人魚兒歌 啟發兒童尊重多元性別

2024-05-31
瀏覽:
3,000
推:
0
回應:
0
1:38

街頭畫家馬渝婷 從台灣畫到澳洲

2024-05-29
瀏覽:
3,588
推:
2
回應:
0
2:02

自己的名片自己印 顏宏霖傳承活版印刷術

2024-05-27
瀏覽:
2,590
推:
2
回應:
0
2:50

空中寫字就能溝通 中原大學打造聾啞輔具

2024-05-24
瀏覽:
5,752
推:
13
回應:
0
2:25

蝶海再現 台灣蝴蝶保育學會保育蝴蝶

2024-05-22
瀏覽:
5,110
推:
3
回應:
0
2:57

白永恩神父的愛 為身障者打造安身家園

2024-05-20
瀏覽:
6,337
推:
1
回應:
0
2:57

年少誤觸法網 更生少年現聲分享回頭路

2024-05-17
瀏覽:
6,053
推:
0
回應:
0
2:42

植物染、有機棉  讓服裝與環保共生

2024-05-15
瀏覽:
4,092
推:
1
回應:
0
2:13

好朋友書店 從童書到老後的心靈旅程

2024-05-13
瀏覽:
6,541
推:
1
回應:
0

記者陳佳誼 挫折中求理想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504篇報導,共12,863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504篇報導

12,863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