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原民歌謠展--合民謠做親情

2012/08/14 09:49
5,348次瀏覽 ・ 22次分享 ・ 7則留言
PeoPo推 22
檢舉

恆春民謠館

2012第二季主題特展『合民謠做親情—原民歌謠展』
2012.07.09--2012.09.30

-

照片

-

照片

-

原民歌謠  林鳳珠/作詞

記錄鄉土化做聲;唱出民謠真好聽,若有感覺做伙行;來合民謠結親情。

臺灣民謠尋原始;原民音樂奚就是,那魯灣有濟含意;反覆唱來真歡喜。

八部合音上精彩;懸低音階做伙來,獨步唱法真厲害;布農民謠揚世界。

圍成圓箍做伙跳;慶祝豐年有歌謠,更有酒後盡情嘯;人講奚是趙呼繞。

若有孫女欲出嫁;姆姆就會叮嚀話,悲音牽懸更唱低;予人目水難控制。

歌詞素素真簡單;最常聽到那魯灣,若是情歌欲挑選;第一有名是馬蘭。

平埔高山十外族;逐族歌謠韻味足,值茲介紹講大約;歡迎大家來接觸。

-

恆春民謠館:『合民謠做親情—原民歌謠展』

半島在地文化館舍「恆春民謠館」此次特展主題『合民謠做親情—原民歌謠展』,內容以恆春民謠為主軸,扣合原住民音樂文化,由在地藝術家李恆茂老師進行空間創作,呈現以恆春民謠與原住民音樂彼此對話、交流之視覺、聽覺的藝術。期待讓到館民眾除了能夠看見恆春在地民謠之美外,亦能閱讀到原住民音樂文化的精采面貌,體會台灣地方民謠音樂的精采與異同!誠摯邀約民眾前來參與此次開展盛會,一同體驗台灣多元且豐富的民謠文化魅力!

-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源起於不同語系、不同區域的歌謠文化,雖因起源背景差異而有不同之風貌與韻味,但隨著時代的演變與環境之變化,其整體內容必然隨之衍化與轉變,因而對於文化本質源起的追溯與認識,則是文化尋根、甚而文化衍變與創新的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因此,無論是上一檔期的以『合民謠做親情-歌仔戲展』為主軸之民謠館特展,或者此次所規劃的『合民謠做親情—原民歌謠展』主題展,皆是秉持以民謠文化尋根構想切入,希望以不同台灣戲曲歌謠文化之特色呈現,並透過對台灣歌謠的生活文化縱深與廣度探討,呈現出台灣歌謠文化在整體漢人、原民文化發展過程中,不同地域文化間之相互影響關係,讓參訪者在認識恆春民謠的同時,也能夠認識了解台灣歌謠文化的異同之處,進而體認在地民謠文化所具有的獨特之處,而經由不同族群特性、生活風貌及文化面向,以及恆春民謠發展脈絡及現今推動方向的角度切入呈現,除了讓參訪者能夠看見在地恆春民謠的發展過程與在地組織團隊對於自有民謠文化的努力能量,並能體認到民謠音樂因應時代特性而不斷演化、發展的珍貴特殊性。

照片

照片

照片

-

此次策展單位社團法人屏東縣瓊麻園城鄉文教發展協會對此次展覽主題,非常感謝指導單位:文化部、屏東縣政府及協辦單位:台大人類學系及童元昭教授、牡丹國小、牡丹鄉公所、牡丹圖書館、恆春民謠促進會、石門部落古長老、高士部落張美惠;李秋雁、七佳部落湯桂英,鼎力相助原民文物、影音、老照片提供策展。

-

音像紀錄/屏東縣瓊麻園城鄉文教發展協會、屏南區社區大學
http://www.pscc.org.tw/

恆春民謠館
http://www.wretch.cc/blog/HCfolksong

 -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