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草界的綠鑽石 艾草點亮高原社區onTV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李翊甄、廖品鈞/桃園市報導】隨著輕煙裊裊升起,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艾草香,這是位於桃園龍潭的高原社區。高原社區屬於典型的客家聚落,由於土地較為貧瘠,早期以耐旱的茶葉為主要作物,無奈大量中國茶葉傾銷,失去競爭力的情況下,社區居民集思廣益選擇客家傳統作物 — 「艾草」作為社區產業的主角,也為社區的未來點亮一道曙光。

不敵中國茶葉傾銷 開啟社區轉型道路

「有女不嫁銅鑼圈,喝水一擔要半天」道盡高原社區居民長久以來缺水的生活寫照。銅鑼圈的地形如倒蓋的銅鑼,是桃園台地最南端也最高的台地,海拔高度約三百公尺。沒有河川流經,水源不易取得,加上土壤多為貧瘠的紅土,屬於地廣人稀的鄉村型社區。

社區早期以茶葉作為主要作物,東方美人茶、烏龍茶園遍布社區,但近年來中國大陸的茶葉大量傾銷,高原社區的茶廠因為經營困難,紛紛改為小型的製茶廠,「我們就做點不一樣的!」高原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黃玉琴眼神堅定的說著。

從二OOO年開始的兩年間,黃玉琴帶領社區民眾參與農委會的農村再生計畫,找出社區裡能夠活化再生的產業,初期,居民將重點放在改善社區生態環境,將保護土地的觀念融入生活中,發展無毒農業,社區也因此增加了三座的有機菜園。

發展客家傳統作物 契作成果感動農民

將居民的心一點一滴的凝聚後,二OO四年開始,黃玉琴與社區居民集思廣益,決定發展既能代表客家文化,又能與茶葉互相提升的作物 — — 艾草。高原里里民徐鐘富說:「艾草在我們客家庄來講是很普遍的東西,尤其是清明節要做艾草粿,就是菜園的某一個角落種一小塊自己用。」艾草不只能避邪,在端午節冷熱交替時,掛在門口的艾草也會散發精油,達到驅蚊的功效,艾草嫩葉更可以拿來入菜。徐鐘富也說,用途廣泛的艾草在本草綱目中早有紀載,它更被譽為藥草界的綠鑽石。

外表看似平凡的艾草,可以避邪、驅蚊,還能做成各種產品。 攝影/李翊甄

由於艾草所需的生長環境並不苛刻,一年四季皆可採收,全台灣都可以看到它的蹤影,那高原社區的艾草特別之處在哪呢?徐鐘富表示:「艾草做出來的產品有吃的用的,我們不能有重金屬汙染或是一般的化學物質汙染,所以我們種出來標榜無毒、無農藥,當然土地也要乾淨。」

為了達到「無毒、無農藥」的目標,黃玉琴說服社區二十位農民參與農業再生計畫中的「契作」方案 — 不使用慣性農法、噴灑農藥汙染土地,而是發展無毒農業,淨化土質,遵循這樣的方式,社區會以每公斤三十元的價格保證收購,若是採收的量大,也會幫忙媒合需要艾草的單位。長達九個月的培訓課程,從如何栽種到製作艾草產品,培養農民正確觀念。

參與契作的農民,社區也給予回饋,讓農民願意跟著社區一起嘗試。攝影/李翊甄

「一開始就是農民的不信任,他想說有沒有可能社區能做這樣。」談起發展艾草產業的困難點,黃玉琴說。雖然一開始農民們抱著遲疑的態度,但黃玉琴不放棄,積極努力推廣,在假日市集中,艾草產品的業績蒸蒸日上。農民們看見了她的努力,也逐漸對友善環境的艾草產業產生信任感,決定與社區一齊走下去。參與契作的徐鐘富有感的說:「社區這樣子也是回饋給我們小農,他的成品賣出去,如果有賺也是回饋給社區、關懷據點、弱勢團體。」

開設艾草工作坊 居民相「艾」在高原

鑽研艾草的各項用途後,社區在二O一六年時開設艾草工作坊,發揮艾草能食也能用的功效,發展艾草條、艾草安枕包、艾草粄、艾草饅頭等,也申請勞動部的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讓社區居民能在工作坊裡工作,艾草工作坊的組長鍾瑩馨說:「像我們這種年紀要去外面找工作比較不好找,所以社區也提供我們一個工作的機會。」

餘煙裊裊上升,點燃艾草條的同時,也點燃高原社區的希望。 攝影/李翊甄

從社區開始推動社區營造以來,居民也紛紛投入社區裡的活動,無論是老人、兒少福利活動,或是社區會員的增加,「大家都知道要去保護這塊土地,他們看到我們的用心,這個向心力就進來了。」黃玉琴滿懷信心地說。

黃玉琴有信心能將社區的艾草產業推向社會企業。攝影/李翊甄

未來,黃玉琴希望社區的艾草產業能繼續維持品質,並暢通行銷管道,讓更多人知道艾草的好處,也能夠照顧在地的農民,往社會企業的方向邁進,達到居民二度就業、艾草契作以及社區公益三贏的局面,發揮社區產業最大益處。

採訪側記

這次採訪最驚豔的,莫過於了解艾草的功效,小小一株艾草,竟有如此多的用途!也才知道艾草粄對客家人的民俗意義。面對傳統產業的沒落,有些社區選擇改良,也有的選擇像高原社區一樣另尋出路,轉型的過程並不容易,看到總幹事突破居民的心房,一步一步拓展行銷通路,心中有著難以言喻的感動!

延伸閱讀

學生種藥草 樂當小神農

東方美人茶 再現客家庄新生命

五行發粄 嘉盛社區打造客家文化村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4,180則報導
2,285則影音
713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2:11

林芝創造林下經濟 瑪吉姆姆的藥草之路

2024-06-03
瀏覽:
1,951
推:
1
回應:
0
3:17

美人魚兒歌 啟發兒童尊重多元性別

2024-05-31
瀏覽:
3,000
推:
0
回應:
0
1:38

街頭畫家馬渝婷 從台灣畫到澳洲

2024-05-29
瀏覽:
3,588
推:
2
回應:
0
2:02

自己的名片自己印 顏宏霖傳承活版印刷術

2024-05-27
瀏覽:
2,590
推:
2
回應:
0
2:50

空中寫字就能溝通 中原大學打造聾啞輔具

2024-05-24
瀏覽:
5,752
推:
13
回應:
0
2:25

蝶海再現 台灣蝴蝶保育學會保育蝴蝶

2024-05-22
瀏覽:
5,110
推:
3
回應:
0
2:57

白永恩神父的愛 為身障者打造安身家園

2024-05-20
瀏覽:
6,337
推:
1
回應:
0
2:57

年少誤觸法網 更生少年現聲分享回頭路

2024-05-17
瀏覽:
6,053
推:
0
回應:
0
2:42

植物染、有機棉  讓服裝與環保共生

2024-05-15
瀏覽:
4,092
推:
1
回應:
0
2:13

好朋友書店 從童書到老後的心靈旅程

2024-05-13
瀏覽:
6,541
推:
1
回應:
0

藥草界的綠鑽石 艾草點亮高原社區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504篇報導,共12,863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504篇報導

12,863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