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水碓踹拍 社會大學面面觀

2012/10/24 20:04
3,224次瀏覽 ・ 1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1
檢舉

Peopo踹拍,全台共六場,帶大家到戶外,以鏡頭紀錄各地的故事,11月20日,第五站來到台中水碓聚落,帶大家實作,自己學習用鏡頭來說故事,也為臺灣的美留下最好的見證。

◎地方人士奔走 建造水碓心故鄉

11月20日,第五站來到台中水碓聚落,沿著環中路五段經過水碓,實看不出此聚落有何特殊之處;走進內,原來別有洞天,百年老樹、屋瓦、土埆厝、大灶、煙囪......,超過百年的古物建築不計其數,為了要保有這些歷史遺址免遭剷平,原鄉協會總幹事江慶洲付出十年心力,熱心奔走,也難怪,這片土地上裡的一草一木就像他的孩子般的,瞭若指掌。

屋瓦、老樹、土壤加入粗糠建造而成的土埆厝,位於台中都會,已有百年歷史的水碓聚落,是現在難得一見的鄉村建築,經過地方人士熱心奔走,才能將老祖宗的智慧保留至今,也才能成為課堂上所沒有的活教材。

照片

  

照片

  

照片

   水碓聚落百年建築(土埆厝)               舊時的大灶廚房                       舊時農作器具

總幹事江慶洲表示,以前的大灶廚房是爸爸、媽媽一起揮汗,張羅著一家人的三餐,那種家庭融合的氛圍,是現代人一直想追求的,而聚落,又是好幾個幸福家庭的組成,仲夏之夜,晚餐過後,大家拿著小板凳齊坐在樹蔭下,聊著家裡生活的點滴,多麼的愜意!

江慶洲說:「三百多年來,水碓有很多感人的故事,而故事就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所以,水碓的空間很有限,我一直希望水碓公共化之後,它可以變成大家『心的故鄉』,全台灣全如果有很多的水碓,我們的社會一定會變好。」

江慶洲努力奔走,想把水碓遺址給保存下來,他希望每個來到水碓聚落的人,都能感受到古時候「大融合」的氛圍,希望把這樣美好的生活及心意傳承下去,「在我們的社會上,我相信,有機會來到水碓,是回到老家的那個感覺,也讓每個人,每個子子孫孫都能來享用。」

◎綠葉成蔭徐徐涼風 綠能減碳零電能

農村生活自給自足,難得一見的百米巷道,用一塊塊紅磚鋪成的地面,磚與磚間保留著一點縫隙,讓土地呼吸,綠能減碳,在水碓就能看見先人的智慧,炎炎仲夏,數蔭下就是最天然的冷氣。

江慶洲說明,「水碓聚落」是目前全國老樹生長密度最高的地方,這裡的老樹大部分是果樹,也都在百年以上,這邊果樹的特色,大都是一串一串的,也意味著多子多孫,希望每個人能懂得感恩,了解「飲水思源」,也就是俗語說的「吃水果拜樹頭」的意涵,能夠一直延續下去。

節序錯亂,瞬息無常,過度開發導致天災人禍不斷,高聳林立的百年老樹守護著家園,在這裡處處可見,隨著地球暖化日益嚴重,與其種樹減碳為地球降溫,倒不如「護樹」來的迫切與實際。

照片

 

照片

                   難得一見的百米巷道                               高聳林立百年老樹守護水碓家園

◎廣邀學生踹拍 課堂的另類教學 

今天的踹拍活動,吸引了百餘人報名參加,新生代年輕人親眼看見古式的舊有建築,體會老祖先們的生活方式。

生活就是教育,在東海大學教「報導文學與實際理論」的阮桃園老師,帶了近四十名的學生來參加踹拍,她希望學生能親自去感受體會,如何把日常生活與課程做結合。

在參訪過程中,阮老師拿著相機拍下歷史畫面,她道:「傳統的中文系都比較喜歡靜態的讀書背書,那事實上我要學生們去體會,古人的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然後又可以跟課程結合,我沒有給他們太多的框框,希望他們來這裡體會感受。」

江慶洲分享:「藉由這樣的歷史場域,讓大家去挖掘每一個角落,美好的那一個回憶,其實這邊一棵樹、一個角落,都有他深層的意義,我們希望來的朋友自己去發覺。」

照片

 

照片

           有近四十名學生集體報名參加                                 學生用心紀錄細心體會

◎社會大學面面觀 學校修不到的學分

學生林佑憶,本來是為了修阮老師的課而被迫來參加,但在參觀完水碓聚落後,卻欣喜的表示「不虛此行」,她高興的分享著:「平常老師在課堂上講的話,可能就比較像紙上談兵那樣講講講,就是講的都是只能去想像的,像今天實體接觸的話,那就是不一樣的感受,原來在我們生活的城市、都市裡面,有不一樣的,需要我們去關注的議點。」

在中興大學就讀的許柔安學生,捨去假日出外玩樂的機會,今天是專程前來參加這個活動,正在學校做老樹紀錄工作的她,看到水碓有這麼多的老樹,內心更是感動。

她心得滿滿的說:「我們大學生就是已經準備要進入這個社會的階段,說不定就是我們在學校的最後一個時期,但是我們卻沒有好好的去了解這個社會,所以我覺得,我們應該要多走出來,因為這樣才可以知道,現在這個世界需要的是什麼,這個些人需要的是什麼。」

現今社會,常會在「新」與「舊」間做抗衡,是應該順應時代潮流,做開發;還是該保留歷史遺址,給後代子孫一套完正尋根的活教材。「已存在」的遺址一旦被剷平,將無法重建,一切歸零;但「規劃中」的都會開發,若能重新規劃,是否要來的容易許多?如何在「開發」與「保留」間取得一個平衡點,是值得大家去深思熟慮的事情。

 

公民記者 台中水碓報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