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八八風傷 大鳥部落傳統復興(粵語版)

嵌入:
文字-A A +A

家有一老 如有一寶
灑上小米粉、木瓜絲,再用大塊的五花肉,包成方塊狀後,再蒸煮40分鐘,香噴噴的粽子就弄好了。

他們是大鳥族的Vuvu,在排灣語裏面,就是漢人所稱呼的「啊公、啊嫲」,Pacavalj,就是他們部落的名稱。

這裏是台東縣大武鄉的大鳥部落,村落就位於台9線的南迴公路之上,遠望太平洋。

來自排灣族的他們,其實全村都在為豐年祭加緊準備

不但如此,這段日子對他們來講也是特別的。

 

走出風災 部落覺醒

青年會大伙:「笆札筏!加油!」

青年會成員:「就是每年豐年祭都要跑的啊!因為這是習俗啊。」

這一天,清晨六點鐘,Pacavalj的青年就從山上青年會所出發,帶著鈴鐺前往和平部落進行報信,宣佈祭典即將開始的訊息。

笆札筏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王中山:「謝謝和平部落的族人喔」

階級分明的大鳥文化先由穿上傳統服飾的祭司,經過每一位報信的青少年,用手指沾酒,向空中噴灑,展現出傳統宗教和祭典的特色。

笆札筏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王中山:「要向這個Vuvu講謝謝,Masalu」

報信青年 :「Masalu(謝謝)」

負責報信的青年按著他們的身份和資歷,

就這樣赤著上身,甩著鈴鐺跑過沿海公路、小巷弄,再爬上長長的斜坡

青年會成員蘭啊朗:「參加四年,今年第四年。從國二開始參加青年會。」

他們當中有資深,已經出社會工作的,還有在高中上課的,而這一群最小的也只不過是國中生而已。

青年會成員:很好玩。(好玩在那裏?)就是當勇士的感覺很爽。」

不過,要成為大鳥族的勇士,他們的路一點都不容易。

五年前,撼動全台灣的八八風災,對大鳥村來說,也是一場惡夢。

五年過去了,族人用盡心力收復家園;

一度中斷的課輔班也終於翻新好復學了。不過這些年來,當自己的家被當(變)成為景點的時候,那一份感覺就一點都不好受。

笆札筏文化發展協會總幹事潘世珍: 「這邊的受災戶搬到永久屋。啊剛到永久屋的時候,陸客都來看永久屋。對我們來講,那個(感覺)很反感。因為大家是走出傷痛,很難過的一件事,然後大家好不容易才搬到一個地方。結果你們(遊客)就把它當成觀光景點。」

 

新舊交接 復興大鳥文化

因為風災,反而將王中山、潘世珍和黃曉彤重新串聯起來

失落了傳統的小米祭,終於在風災後的第五年重新籌辦。

他們三個按著自己的能力、部落角色分別負責對外、企畫和執行的工作,成為村內重要的鐵三角。

他們都希望,從今年開始,能夠辦有自己特色的祭典,

而不是觀光式的慶典,好好辦給祖靈看。

薪火相傳 全村參與

講到小米祭,今年最大的特色在於文化的傳承。

年青領班向長輩學習祖語,再把它編成歌曲和舞蹈,讓孩子們都能學會自己的母語。

青年會會長林司降:「走我們自己的文化,因為沒有老人家的話,就沒有我們。」

雖然在村裏面,大部份的人都信奉天主教,但他們結合了傳統和天主教的方式進行祭祖。   

由部落頭目帶領著族人,連同祭品一起上山,祈求祖靈保佑,也向他們的天主禱告感恩;

而在山下,其他族人則負責將分來的豬肉煮熟,跟所有人一起分享。

即便是受過風災的痛、看到門前觀光客輕輕的走過,

是這一分風的氣味,對土地遺忘不了的情感讓大鳥族人振作起來。

熱鬧過後,意味著舊的一年已成過去。

新的一年,族人得由自己將部落文化繼續傳承;

過程,也許像成年禮一樣,要克服過陣痛期,才能像大鳥一樣展翅高飛。

(採訪撰稿、攝影剪輯/關學琛)

 

更正啟示:影片中內容誤植「大鳥族」,該為排灣族和大鳥部落,特此更正。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4

加入時間: 2014.11.02

關學琛

加入時間: 2014.11.02
4則報導
3則影音
0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校園消逝時-偏鄉小校的兩道陰影

2015-06-16
瀏覽:
6,941
推:
560
回應:
0
7:25

翻轉偏鄉教育-上山‧下海‧併存廢

2015-05-29
瀏覽:
5,060
推:
236
回應:
1
4:53

走出八八風傷 大鳥部落傳統復興(國語版)

2014-11-03
瀏覽:
4,454
推:
84
回應:
1

走出八八風傷 大鳥部落傳統復興(粵語版)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474篇報導,共12,754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474篇報導

12,754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