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的故事--雙連埤
活動:雙連埤金柳(水社柳)復育第三梯次
開講人:高國銘(盧鰻)、張彩燕夫婦。
引言人:邱錦和老師
紀錄者:謝月琴
時間:96.3.10
地點:雙連埤生態教室
邱錦和老師:
雙連埤是蘭陽地區溪北的水源區,這兒的水源往西流,而不往東邊走,是很特殊的水文。這裡的標高約475公尺,溫度大概比平地低兩度。這兒一百多甲的週邊環境,都是生態教室。我們是訪客,野生動植物才是這裡的主人。我個人以為,要救雙連埤,只有「零建設」才能,才是對雙連埤野生動植物生態最好,但這不太可能做到。雙連埤的底泥,有可能有著冰河時期的台灣山毛櫸。台灣森林極盛相的『浮島』 ,唯有這裡才看得到,而全世界的紀錄也不多。這裡浮島的生成,至少在幾百年以上。這浮島就好像大大的草毯,厚度可達一米,颱風來時,它是會飄移的。當腳踩在浮島上,她便往下陷;腳?起來時,便跟著浮起來了,這真是難得的經驗。浮島上面有各樣的水草,也有木本植物(水生植物密度之高,居台灣之冠)。以前這裡是各種野生動植物的天堂,有各種的水鳥、水棲昆蟲、鰻魚、台灣獼猴、松鼠、青蛙、螢火蟲、蛇等。而南北方來的水鳥,將草種攜帶到這兒匯集,因此這兒擁有一些珍貴的水生植物,如水社柳、野菱、「水凍」 〈蓴菜,可治胃潰瘍、皮膚癌〉等。我在觀光大使協進會服務期間,極力推展雙連埤的生態旅遊,一定得要兩天一夜。唯有這樣,才能體會到她靜謐的美,也才能照顧到當地的居民。幾年前的獅子座流星雨,這兒的高空真的是比煙火更漂亮、更壯觀。這裡環境很好,各類動植物多,光害少,極適合觀星,晚上蛙鳴協奏曲伴你入眠,離市區又不遠〈三十分鐘內即可到達〉,真是一個好地方。在地生活的故事,要透過當地人的經驗,方能生動。這就是口傳歷史,需要一點一滴的採擷,期待能有更完整的圖像,以去蕪存菁,代代相傳。真高興我們今天能邀請到這裡的在地居民,中生代的盧鰻、彩燕夫婦,跟我們分享屬於雙連埤的故事,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盧鰻夫婦:
現在的雙連埤生態教室就是原來的大湖分校?雙連埤國小,其廁所與教室是分開的。在我國小三、四年級前,學校不在此地〈三十幾年前〉,後來才移到這裡。鼎盛時期,每班都有三十幾個人,且有六個班。那時,光是員山地區就有六、七個礦場,開採的是?「土仔礦」(瓷土),開採之後運到鶯歌去賣。當你環顧這四週的山丘,那極不自然的曲線,也許就是整個山頭都挖掉的。後來政府不准採礦,很多人就去工廠〈紡織廠〉上班或種香菇了。有些人種了四、五年香菇〈當
時價錢還不錯,一斤可以賣到1200元,販仔會來收〉,但因為「山林仔」(林務
局)禁止,到最後也做不下去了,於是人口外移,雙連埤也跟著沒落了!種香菇因為需要砍柴以做為段木,因而林務局就禁止了。目前雙連埤只剩下二十幾戶,六十幾個人而已。他們以務農為主,主要栽種紅菜、薑和節令的蔬菜。以前得清晨兩點多就摸黑起來割紅菜,因為我們種了五、六分地的紅菜。
日據時代,日本人中村一角 ,去桃竹苗地區,招懇農民,過來開墾雙連埤。我們是客家人,來自楊梅,來這裡大概已經四、五代了。這裡的居民有三大姓氏
:高家、鄒家和吳家,其中高家最早到。就我而言,我會說國語、台語和客家話。先民剛來時,不知道第一代還是第二代,曾被原住民出草過。大同或烏來的原住民會過來打獵或抓魚,大同的順著溪或「龍仔」〈稜線〉而來,烏來的則走哈盆而來。
靠山吃山,我會打獵,也會做「吊仔」〈設陷阱〉。例如「踏腳仔」用來捉竹雞,「半天吊」則捕台灣藍鵲〈主要拿來做標本〉,捕山豬要用鋼索。我家目前還有一把獵槍,那是祖傳下來的,獵槍是要列管登記的。打獵和設陷阱是跟我父親學的,現在已經不需要了,不過前幾天縣政府還請我去員山公園抓猴子,有時也捉蛇送到防疫所。
目前雙連埤的水域面積大概有十八公頃,已強制徵收,為宜蘭縣政府所管轄,派專人在看守。埤中太多草魚、鯉魚、泰國鯉魚等。浮島目前大概還有三、四甲,未整埤前較大,現在比較小。如今水鴨比較少見,今年只看到一對鴛鴦。
這裡以前曾有派出所,對外的連絡道路,大概有三條。雙連埤古道可以到圳頭,現在古道只能走到九芎林〈以前拿穀子、抬豬去賣〉。往哈盆到烏來福山,及到粗坑的路。這些道路,也可做為打獵、採藥草〈八角蓮、金線蓮〉、砍柴等之路徑。藥草如十大功勞〈我們稱為黃金桂〉,可浸酒。外人有時也會來砍「山棕」〈台灣梭欏〉,用來種觀葉植物。我們喝水的水源,離這裡差不多六公里。離溪的源頭,大概三、四公里。
八十八年時,我家因為隔壁家電線走火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