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
圖文/徐順利(士林社區大學執行秘書)
一個近來在社區大學很常見的名詞,已成為社區大學發展上一項重要課題---「地方學」。「地方學」範圍之廣,包括有形的自然景觀、人文建築…,也包含無形的社會習俗、風土民情…。「地方學」一詞,在淡江大學田佳靜(2001)「俄羅斯文化觀光歷史背景與展望」的碩士論文中,有這麼一段:「地方學主要的特色是把大自然、地方與社會生活的知識,視為無法分離的統一。」。
其實,「地方學」發展很久,只是沒有稱之為「地方學」,自「古」以來,一直存在在官方「府誌」、「縣誌」、「鄉誌」、「地誌」等名詞,和民間很多在地文史、藝術或社會工作者或團體經營、創作、服務之累積。而自70-80年代開始,公民意識的抬頭與環境保護社會運動思潮的逐漸興起,這些在地人逐漸和當時發展起來的環境保護議題相結合,逐漸凝聚成為一個由在地形成,包含土地情感、人文關懷與自然環境相結合的體系與論述,而產生與當時由上而下的政府威權體制相抗衡的草根力量。到90年代,「社區大學」開始發展,這時政黨也輪替,由於社區大學長期有政府經費的補助支持與其教學服務內容的廣泛,較一般地方文史與環保團體有更穩定的社會資源挹注與寬廣多元課程及議題的合作層面。因此,這些許多在地人也在此時逐漸走進「社區大學」這個平台。
「社區大學」簡單來說,是在「社區」的學校,也能說是以「社區」題材為主要教學內容的學校,既是「學校」,「課程」當然是其重點。「社區大學」長期在社區經營,許多社會資源也來自社區,「課程」當然也要有「社區」的結合特色。「社區大學」在其發展演進中,有其與「地方學」自然相結合的脈絡,自然而然,使建構「地方學」逐漸成為一個社區大學發展地方特色的重要方向。許多社區大學的「地方學」發展,是從在地接觸、認識與瞭解開始。表現在「課程」規劃上,包括:邀請在地團體或在地人擔任師資、以在地人文與自然景觀為課程場域、課程進行與成果呈現與在地社會資源做結合、或由課程工作坊的方式來認識社區或做社區營造…等等。
而士林社區大學也在此趨勢下,發展屬於士林在地特色的相關課程及活動。例如:邀請士林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草山生態文史聯盟或新光醫院…等在地政府或民間團體擔任師資;以士林故宮博物院、外雙溪公園溼地生態池、士林夜市及老街、士林三腳渡、士林慈諴宮媽祖…等作為課程學習場域或創作對象;舉辦社團評選,邀請區公所、華山基金會等政府或民間團體代表擔任評審,在士林公民會館舉辦座談與課程成果展…等等。
以上這些建立在「地方學」發展基礎上所呈現的課程安排與規劃,都是基於「方法」或「工具」的角度,藉著與在地接觸、認識與瞭解,創造許多不同、另類或有趣的社區學習契機與多元參與管道,以有形與無形的方式,讓民眾走入社區、關心在地文化,近而形塑出一股從地方認識到關懷地方的力量。而在另外一方面,從「結果」或「目的」的角度來看,就更為複雜了,其課程安排與規劃,涉及社區大學所扮演的功能與角色、課程與課程垂直(學程)與水平(學群)的整合與銜接、社區族群與學員的不同屬性、社區大學內部的組織及分工,以及其與縣市政府教育單位的關係等等,是一個更為整體且不同思考角度的考量。而這些屬於社區大學特有的課程型態,目前似乎仍欠缺一套完整而有系統的理論架構來支持,發展「地方學」也許是一個開始。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