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剝皮寮的新生命教育活化歷史老街

2016/06/20 10:29
7,791次瀏覽 ・ 94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1
檢舉

照片

老松國小

創立於明治二十九年(1896)的老松國小為一所歷史悠久的百年老校,作育英才,名人備出,校園建築北棟被指定為市定古蹟,東、西棟分別被指定為歷史建築。校地自日治時代的都市計劃即包含剝皮寮歷史街區,自民國七十七年起歷經一連串的徵收補償作業,至八十八年六月臺北市政府確立「剝皮寮老街保存再利用」政策,將剝皮寮如期徵收,納入學校用地,以文化資產保存與學校共存之原則進行規劃。

照片

剝皮寮老街

從前、變裝、重生 【從前】阿花光著腳在亭仔腳下奔跑,阿國躲在巷子裡捉迷藏, 大胖昨天剛搬走。大家都漸漸的長大了,剝皮寮卻漸漸的變老了…… 【變裝】剝皮寮原本屬於老松國小校地範圍,因為政府決定收回 拆遷,而使原先居住的民眾發動抗議。經過好多次的溝通與協調,大 家才終於達成共識,保留剝皮寮原本的樣貌。 【重生】經過數年的修復重建,剝皮寮有了融合現代與傳統的新 面貌。這裡也成立了臺北巿鄉土教育中心,大小朋友都來造訪參觀, 讓古早厝又再度熱鬧起來……

照片

 

剝皮寮老街重生

萬華地區歷經繁華沒落,先人奮鬥的遺蹟舉目可見,由於時空的變遷,目前已成為老舊窳陋社區,如何再創萬華的發展榮景,並保存先人努力墾拓的足蹟是目前最重要的課題。艋舺風采:龍山寺、青山宮、清水祖師廟、青草巷、剝草寮、愛愛院、學海書院

 

照片

古早厝穿新衣

剝皮寮保留了清代以來的建築樣式,紅 磚圓拱、橫帶、山頭、凸柱、間柱、泥塑 裝飾、女兒牆、綠 剎由鑲空花磚、花臺等處 處都是傳統建築的構件特色

照片

剝皮寮的地名由來

「寮」指簡陋的屋舍。為什麼 叫剝皮寮?究竟要剝什麼皮呢?剝 獸皮?剝樹皮?還是純粹只是「北 皮」的閩南發音?日文的「福皮藔」 發音為「ふくひりょう」 (Fukuhiryo),而「福地藔」為「ふ くちりょう」(Fukochiryo),「北皮 藔」則是「ほくひりょう」 (Hokuhiryo)。推論從清代到日治 時代,將福皮藔街改成福地藔街再 改名成北皮藔街,是由發音相近轉 換而來。因此「剝皮寮」的名稱可 能源自發音相似的「北皮藔」閩南 語發音。

照片

「剝皮寮的故事」在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分為十二個主題:舊建築新生命、剝皮寮的前世今生、說故事的房子、熱鬧的淡水河、剝皮寮在哪裡、老地名故事多、古早厝排排站、古早厝怎麼蓋、剝皮寮老 店家、故事巷聽講古、動手做小工坊、懷舊童玩大家玩。 從淡水河的發展談艋舺的歷史,再從艋舺的歷史看剝皮寮的興衰,帶領學 生認識淡水河的聚落,尋訪剝皮寮周邊的古蹟主軸以體驗和操作為主,學生在剝皮寮的活教材中,親身感受老房子的氛 圍,還可以搭乘會搖晃的迷你版戎克船,組合老街立面的模型,拓印古厝的裝飾 花樣,摸一摸各種牆的表情,動手蓋一間牌樓厝,聽聽老店家的故事,搭乘復古 的三輪車,最後還可以體驗古早的懷舊童玩。 剝皮寮歷史街區的修復,部分保存舊建築的材料和工法,但也嘗試加入鋼骨 和玻璃等新建材,融合傳統和現代面貌。孩子的活力和歡笑,讓剝皮寮再度熱鬧 起來,期待剝皮寮的再生,成為歷史建築 「活化再利用」 的新典範。

照片

體驗古早的懷舊童玩

照片

剝皮寮南港社大公民記者戶外教學樂

文字資料來源: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

       南港社大公民記者/剝皮寮報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