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傳統樂器式微 太平孩童繼承

2017/04/20 22:32
4,383次瀏覽 ・ 3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5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記者/陳旭洋、賴政皓 嘉義梅山報導】

       

      片長:2分30秒

       

      內文:

       

      竹鼓除了是兒童的玩具,也是太平村的傳統樂器,早期不管婚喪喜慶都會有人表演,但隨著時代的進步,現在越來越少人在傳承竹鼓的演奏技巧。有感於竹鼓的式微,太平村為了傳承,在太平國小成立竹樂團,希望將竹鼓這個技藝交給下一代。

       

      竹鼓曾興盛 婚喪喜慶必演奏

       

      太平村盛產竹子,過去村民會利用竹子製作各種類型的生活用品,其中包含名為竹鼓的傳統樂器。

       

      太平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說王明芳說:「應該是我小時候,那時候應該是民國四、五十年那個時候。山上就沒有地方消費,他們就會好像閒餘、工作完了,就會做一些樂器,大家來娛樂一下。」

       

      梅山鄉太平村村長顏清雅說:「那因為竹子是我們的產業,因為竹子它可以做成很多種裝置,然後其中,因為我們很多節慶,那我們老人家就會用這個來做竹鼓打成節奏、變成娛樂,然後大人、小孩子如果沒事的話,就會一起來敲竹鼓。」

       

      時代變遷 傳統技藝沒落

       

      隨著時代的改變,會演奏竹鼓的人越來越少,如今太平村精通演奏技巧的長輩屈指可數。

       

      梅山鄉太平村村長顏清雅說:「(以前)幾乎這邊的居民大家都會做(竹鼓),個人就會請師傅來做,然後來製作各種形狀的這樣子。現在因為工業發達,那大家都比較沒那個技藝,以前其他村上多多少少也會有,不過我們村上因為集村,比較有在做發展,在做文化保存的時候,有達到這一塊,所以我們還在繼續發展,其他村落就很少了。」

       

      重現記憶 竹樂團傳承

       

      為了重現老一輩的記憶,太平國小成立竹樂團,教導小學生演奏包含竹鼓在內的竹製樂器。儘管小朋友願意傳承,太平村還是有少子化的隱憂。

       

      太平國小音樂老師曾玉玫說:「剛好接觸到了台灣竹樂團的團長羅正楎老師,他剛好是梅山人,然後他們就是有竹樂器。」

       

      太平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王明芳說:「就有邀請他們來學校這邊駐點、教導。像鄉下這個地方、山上的村莊,(少子化)這是普遍的情形,因為你沒有讓年輕人有一些誘因、就業的問題。像現在這邊的產業,主要是茶葉、咖啡,應該說慢慢有回流,這一、兩年有回流一、二十個人左右。」


      你可能也會喜歡

      ▶︎ 02:30

      看見嘉義囝仔的搖滾本事

      vana wei
      8,572 0 638
      ▶︎ 02:03

      速食麵的故事

      TKChang
      2,235 0 0
      ▶︎ 03:47

      老屋卸妝計劃

      故事ING
      4,091 0 51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