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琬婷/台北報導】一九七九年九月十日晚上八點三十分,忠仁、忠義這對連體嬰兄弟,歷經十二小時終於分割成功,成為全球第一對分割成功的男性坐骨三肢連體嬰案例。在他們之前,已經有好幾個分割案例都失敗。台大醫院醫療團隊希望這次可以成功,但不可能直接拿人體做實驗,於是便請師大美術系謝孝德教授,依比例量身做一個塑像,分割小組再做實際演練,最後終於分割成功。
現在民眾可以在台灣近代醫療文物資料庫中瀏覽這個塑像。這網站由「台灣近代醫療文物數位化計畫」建置,研究助理陳文芬說,台大收藏很多相關的典籍、醫療文物,都非常珍貴及豐富,有舊籍、期刊、文物、照片。文物包括醫療器材與器具,照片包含與當時建築、醫療儀器,或是醫療事件相關的圖像。目前是以年代較久遠、較具歷史意義的為優先。通常是原本台大的舊藏,或是老醫師老教授本身或親屬捐贈的。
台灣西醫的醫療發展是在日據時期之後才開始有完整的紀錄,之前的資料通常沒有留下來,或是散佚各地。一八九五年台灣割讓給日本,日本人將他們的醫療制度直接移植到台灣,在台北大稻埕設立台北病院,就是台大醫院的前身,之後又設立醫學校,這時開始就有相關的醫療器材、資料遺留下來。光復以後,國民政府來台,將日本人的醫療建設繼續維持,發展、流傳到現在。
數位化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陳文芬說,有些文物年代久遠,很難了解它們的用途,要儘快詢問老醫師老教授,否則,若連他們也走了,這些文物的用途就沒人知道了。此外,許多舊籍、期刊都使用日文撰寫,因此必須儘快請教懂日文、接受日本醫學教育的老教授幫忙翻譯。另外,在接觸醫療器材時要特別小心,例如針頭。她說,「保護它,也保護我們自己。」
目前此計畫的網站是以資料庫檢索為重,因此,提到未來的發展與期望,陳文芬說,希望可以讓網站再活潑、有親和力一點。也希望可以擴充系統,做成疾病或人名的知識庫。例如鍵入「烏腳病」,就可以知道它在不同時期的不同名稱。也希望可以檢索醫學上重要的人名、他的字號等。
此典藏目的是以學術研究為主。但民眾還是可以上台灣近代醫療文物資料庫,瀏覽數位化後的內容。實體的部份,在二號館(台大醫學院醫學人文館)有實體的展覽,事先提出申請就可以預約導覽。另外在台大醫院的院史室,星期一至五中午十二點到下午兩點,也會有醫療器具的陳列,例如內視鏡、顯微鏡等,民眾可以去實地參觀。
延伸閱讀:
1. 台灣近代醫療文物資料庫系統
2. 具歷史意義的台灣近代醫療文物
3. 臺灣史資訊交流站:臺灣近代醫療文物資料庫系統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