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回家吧!花蓮青年沖出自己的夢

2017/11/19 23:29
6,173次瀏覽 ・ 5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3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東華新聞 陳郁婷 周家伃 花蓮報導】

              種豆、剝豆、挑豆、烘豆到最後完成包裝全都在一間工作室完成,他所堅持的是使用自然農法種植出的在地無毒咖啡。

              身為花蓮人的陳先生,投入咖啡產業2、3年,在這之前他曾經飛到上海從事加工製造業,發展並沒有預期的好,再三考慮後毅然決然回到台灣繼續完成創業的夢。但是目前在花蓮,鄉村於都市推力過大,人口外流的狀況嚴重,造成產業結構愈發老化,陳先生先後嘗試過服務業、製造業甚至是決定報考公務人員,一路走來並不順遂。最後是因為接手父親的咖啡園,才發現花蓮的咖啡豆品質相當好。因為咖啡本身屬於熱帶作物,又因為生理特質的關係,全球能做為咖啡豆商業性栽培的地區是相當有限的,咖啡生長的區域大約是在南北迴歸線之間,緯度偏北或偏南都不適合栽種。咖啡植栽一般適應16℃~28℃之間的溫度、栽培土質以富含有機質肥沃土壤及火山岩土壤最為適宜,而土壤的最佳酸鹼值一般是控制在pH5.0~7.0之間。無論是氣候、地形或者是土壤條件,花蓮無疑地提供相當符合豆子所需要的生長環境。

              陳先生與許先生合作的咖啡園堅持不使用農藥,目前轉型為無毒生態農業,並且正循序漸進地導入天然微生物酵素。而另一方面,位於鳳林的實驗咖啡園中,其蛇木林除了提供了一個天然屏障和有機質助於提升咖啡品質,還能透過蛇木對農藥的敏感度,測試田地是否健康無毒。之後陳先生更是花了一段時間讓咖啡樹漸漸適合生長於半日照環境且與蛇木並存,由於多年的自然農法,而保留了大量的蛇木,雖然影響實際種植咖啡的面積,但是陳先生認為在這個被外來植物入侵嚴重的寶島中,保育原生植物也是相當重要的一件事。

              從種植咖啡到後製處理,陳先生都有相當專業的技術,他也說在市場競爭下要付出龐大的成本去種植高品質的咖啡其實相當不容易,只有投入更多人力提高生產量才能讓花蓮的在地咖啡更具競爭力。陳先生也為帶動地方咖啡的成長,目前在花蓮農業高級中學成立社團與學生交流互動,除了推廣相關的咖啡知識,最主要的還是想讓青年知道其實花蓮是塊風水寶地,在農務方面相當有潛力,並不是一定要到外地才能有機會發展。

              離鄉青年不返鄉,這其中影響的不單單只是人口結構,連對地區的特色文化產業是否能夠傳承下去都該納入考量。綜合以上所述,人口流失並不是短期就能夠解決的問題,能否把失去的「活水」找回來,是所有年輕的一代需要面對的課題。只有像陳先生一樣的青年越來越多,花蓮的美才能夠被更多人發現。


      你可能也會喜歡

      ▶︎ 02:45

      巫澇的聲音

      慈大傳播站
      4,887 2 114
      ▶︎ 01:46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