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記者周克任/8月18日林邊報導)林邊重建工作隊決定編派約30位志工的小組,攜帶必要的清理工具(圓鍬、刮刀、掃把、水桶),以及一位護理人員(攜帶消毒水及醫療急救用品),於林邊堤防河濱公園的停車場,穿上不適合用作步行的雨鞋,由堤頂道路開始500公尺的爬上爬下路程。今日陽光甚烈,水分不足的體質很容易中暑脫水。小組進駐光林村德盛電腦徐先生住宅前方的小小媽祖廟,開始清理的工作。
德不孤,必有鄰。開始出現許多志工隊也到現場,包括慈濟(依然是動作熟練迅速的快速部隊,甚至還帶重機具,只是他們的熱心積極,衝到必須淨空的範圍時,讓軍方有點小頭痛)、一貫道以及基督教會(哪一個我並不清楚,宗教派別實在太多元了)。不過,小小的街道熱鬧起來,大家好像在爭奪工作區域似的。有些志工的熱血似乎覺得被慈濟佔領了,有點小抱怨的表情展在臉上。但我們告訴志工,人生有兩種畫面,你會選擇哪一種:一個是為了搶奪食糧,一群人彼此鬥毆廝殺;另一個就如目前現場,一群人爭相協助救人。
縱使志工團體的人數眾多,也的確讓人看不到指揮體系或有重複資源的問題,但是這樣的爭相參與,卻是一種真正屬於台灣文化精神的珍貴。現場若有政府單位可以統合志工,當然是理想的狀態。但是,這一次風災很多人除了捐錢以外,還忍不住想衝到災區幫忙,很多原因就是對於政府救災的怠惰、麻木與冷血,看不下去了。因此,這個場合誰還會信任政府單位來統合指揮呢?所以,有比沒有好,社會互助網雖不算成熟,但卻是保障台灣人面對天災人禍的最佳保險。
一位志工跑來告訴我,在地的指揮官是她弟弟的學長,來自左營軍區的陸戰隊。這位指揮官姓藍,他對我說明可以有一個不錯的合作方式。就是軍方每日提供淨空範圍訊息,請志工隊先不要進去,等陸戰隊弟兄排除這個區域的淤泥後,志工隊隨後進去協助整理家宅。這是一個相當有智慧的現場決策,同時整合各志工隊的資源最佳運用。這位指揮官的智慧,遠高於馬英九。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大哥辛苦了,你們繼續加油,我只是剛好是問到我弟弟的學長,
我相信你們在努力做,媽祖會保祐你們早日恢復安居樂業的生活,
重建美好家園,有關藍衣志工的事,我一回到台北,到處打電話問他們
相關單位只是想反應及給一些安全上的建,但一位在花蓮總部的小姐
竟然跟我電話對嗆,另一位在台北的講話很客氣有禮,但我也聽的出她
的無力及無奈,因他給我的聯絡MAIL是電視台的意見信箱
希望這些亂象及苦難能早日結束
或許志工團體間都彼此希望能有統合的方式來有效協助災區。但一樣米養百樣人,熱心的人遇到無法解決的情境時,依然會有情緒處理的不同差別。一切要隨緣,願意幫忙的,我們感恩;覺得麻煩的,我們感謝。目前我們只能有一個目標,就是在短期內幫林邊打通那要命的中心點淤積。
您的紀錄太棒了,借我引用貼到Facebook,給朋友們看看(尤其是對岸的),台灣有情又有義
請使用,別客氣。
那個國家如果有情義,就不會千百年來老是用屠刀槍砲對準自己人。我不會對他們有所期待的。
之前在消防局內的災難應變中心協助,門口做了一票海陸仔的星星和泡泡,還有許多官員走來走去,一方面又聽著各地的回報和電視新聞傳來的消息,深深覺得每逢發生重大災變的時候,會出現三種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嘴出嘴。出錢的人,我感謝你;出力的人,我尊敬你;出嘴的人,我只能祝福你了
還有第四種人
那就是敲敲打打的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