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負債:加稅不能解決虧損
高雄負債:稅務角度思考—加稅不能解決虧損
最近的高雄負債問題,讓我想起了臺灣於2014年曾提出富人多繳稅政策,這政策對窮人有利嗎?從2019年來看,並沒有多大助益,實際上讓商業活動減弱,人民薪資無法提高,消費力道減弱,導致多收的富人稅,依然無法弭補財政虧損。
「開源」與「節流」
一般解決財政赤字問題,會從「開源」與「節流」的角度思考,開源並非一開始急著收稅,彌補虧損,反而是減稅鼓勵商業勞務活動,增加整個國家的收入,國家收入增加,稅收也會跟著增加,政府財政虧損,自然能弭補。舉例來說,以美國2017年通過的減稅與促進就業法案,永久性地將企業的稅率從35%降到20%,以及暫時降低個人所得稅。這項法案的開源部分,就是降低企業稅,鼓勵商業活動,並降低個人所得稅,鼓勵消費,帶動經濟發展。
制定政策,從減少浪費開始
從另一個稅收虧損角度來看,解決政府財政赤字問題的順序,是先從「節流」做起,以過去台灣二代健保的政策制定過程來說,當初在制定之前,有一部份原因是執政者想藉由社會福利政策贏得政權,所以在制定過程中沒有考慮到醫療與人事成本浪費的問題。政府發現這類「虧損政策」產生之後,彌補虧損的做為,就是先擴大扣除兼差人的保費,來弭補健保虧損,這是本末倒置的作法。真正好的做法,是從「節流」的角度,改善醫藥資源浪費,制定醫療院所健保收費等級制度,避免虧損狀況再次產生。
錢要用到哪裡?
財政政策常出現的迷思之一,是遇到虧損就加稅,稅入超收之後,又開始浪費。如果政府多扣富人稅,只是要弭補國庫的虧損,最後受惠的不一定是窮人。重點是,富人稅要用到哪裡去?如果是用來填補公營企業虧損,這對小老百姓一點幫助也沒有。
政府財政赤字,大都不是稅收出了問題,而是公共政策制定前,沒有從「開源」與「節流」的角度思考,如何促進民間活動,大多數的時候,政府都是以「增加稅收」與「消化稅收」來思考稅務政策的制定,導致財政赤字一再出現。假設政府在推行公共政策的時候,不蓋很多用不到的蚊子館,不讓國營企業經營虧損,這樣就不會浪費國庫收入,自然有餘裕減少民間稅收,促進民間產業活動。
與其在政府財務虧損後加稅,不如在政策制定之前,先想好如何從政策制定上,找出「開源」與「節流」的方法,這比加富人稅還更能造福窮人。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