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藝術陪伴孩童 愛在旗津國小
該如何用藝術陪伴孩童,引導孩子產生復原力?
4/2我在志工張光甫先生的邀請下與他一起來到了旗津國小與孩子們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午休。
在黏土專家LULU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和五個來自不同班級、年級的孩子一同製作了小豬磁鐵。
這些孩子在班上被歸類為所謂的「問題孩童」,學校給的資料上寫著這些孩子的問題,有人是注意力不集中、也有自信不足的孩子,或是人際關係處理稍弱的孩子,因此他們來到了我們的藝術陪伴課程。
在進行課程前,這是孩子們第一次與我和另一位男同學見到面,他們十分好奇的問了大大小小的問題,我在這些孩子的身上看到了專屬於孩童的探索力。
開始後,我們便在LULU老師的帶領下,與孩子們一邊交流一邊創作,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能夠觀察到每個孩子都有獨一無二的特色。有的孩子會想要製作特別的作品,像是為他的小豬加上翅膀,也有孩子對於配色有自己的見解,不時地提出自己的想法,當然也有按部就班,默默完成的孩子。
張光甫志工和LULU老師告訴我,在這裡,我們並不會將孩子個性上的「問題」視為「問題」,而是在教學中引導孩子,該如何表現才會得到稱讚,所有的孩子都渴望被稱讚,更不用說這些被視為問題孩童的小朋友,我們該做的就是引導跟陪伴,找到孩子的優點,陪伴他們克服他們的不足。
坐在我旁邊的小女生很活潑,經常伸手幫助我拿工具和黏土,但在資料上學校老師認為她的交際能力有些問題。
而坐在側邊一位很活潑的弟弟總是很熱情的與我們搭話、提問,而資料上是寫道他有說謊的習慣,但在這裡,我卻看到了他特別的一面,他看了很多的書,寫、畫了他自己的讀書心得,對於一個國小的孩子,他的興趣難能可貴,而且在對話的過程中,他總是有話直說,我認為他是一個很棒的孩子。
而其他孩子也都各有特色,他們在完成一個作品的過程中,都有專屬於他們的特色。
而最後,每個人都完成了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作品,就像是我們的個性和靈魂一般,千人千色。
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孩子們也陪伴了我們,我想,不是他們有問題,而是集體的教育方式和體制不適合他們,只要細心陪伴,耐心的傾聽,每個孩子都是一株美好的幼苗,正要茁壯成長。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