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走出校園的「服務與學習」

2021/01/05 08:51
1,763次瀏覽 ・ 5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4
檢舉

大學新鮮人充滿熱情、初來乍到,如何能夠真正認識學校與周遭呢?

2020年「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不老夢想125號」與臺中科大合作「服務與學習」課程,一起探訪共同的鄰居「莒光新城」眷村社區,設計青銀交流、專題展覽、料理教室等一連串活動,達成活躍老化、青銀共融、連結在地。

料理飄香  鄰居串門  

不老夢想125號內開設「不老食光餐廳」,長者的料理手藝充滿家的味道,受到歡迎。這次就以「料理」為主題,和台中科大「服務與學習」課程的大一新生一起到「莒光新城」社區串門子。莒光新城是有超過一千戶的大型眷村社區,,也是台中前十大高齡化的社區,社區內的住戶感情融洽,很多都是有幾十年的好交情。長者們臥虎藏龍,各有好手藝。

青銀交流  意想不到

南肴北菜的味蕾記憶都是一個個光陰故事,眷村料理更是一道道移動的鄉愁。九十多歲龔爺爺的東坡肉、鍾波球爺爺的苦瓜鑲、小華姐的鳳梨酥、小鳳姐的麻辣雞、金玉奶奶的鍋邊糊、銀仙奶奶的剁椒魚、小俞哥的糖醋里肌、燕蓉奶奶的什錦菜。學生一邊品嘗長者親手作的料理,一邊聊著他們的人生故事,抗戰、播遷來台、竹籬笆的苦日子,更多的是人生智慧。

兩星期之後,再由學生創意回饋給長者,有的以料理回饋:玉子燒、鬆餅、烤馬鈴薯泥,或是和長者一起製作流行的四百次咖啡;有的彈吉他歌唱、桌遊、摺紙花藝、流行舞蹈。青年學習和長者互動的代間教育,長者在青年身上看見青春與熱情。活動後,青年整理出每位長者的食譜與生命故事。

館內展覽  導覽解說  

再經過多次深入社區探訪,補充故事與食譜、歷史物件,成為了不老夢想125號的館內特展「莒光1985:地方爺奶上菜了」。戶外璇璣圖是Q版復刻莒光新城社區的地景藝術;時光地圖牆見證了這個地區的地緣變化;社區的歷史物件,可以看到抗戰為國的歷史,因政治分隔兩岸後的人情,以及大家住到莒光社區之後的好情誼。如果想了解八位爺奶的食譜或人生故事,可以點選數位內容、細細觀看。讓學生輪流排班,來擔任導覽員,訓練與人交談、背誦導覽資料,為各地來訪的遊客解說屬於我們在地的故事。

料理教室  接待主持

展覽的延伸搭配活動是「不老料理教室」,邀請爺爺奶奶擔任主廚,來場料理教學,除了在館內舉辦,也帶著長者到台中科大校內出任務,讓校內更多師生認識到學校附近鄰居的好手藝。過程由學生擔任主持人、料理幫手、和長者互動,學生要了解主廚的故事,幫忙活動布置、和參加的民眾一起學做料理。

在地責任  文化理解

「不老夢想125號」以長者為其主經營核心,進駐在紀念建築「宮原武熊宅邸」(舊稱臺中市市長公館),然而周遭鄰近的是新潮年輕的一中商圈、大專院校,形成對比。此次和學校的課程合作,成功營造新與舊、青與銀的融合平台,帶學生走出校園、走入社區,讓學生認識在地社區文化資源,也在探尋的過程中,一同創造屬於這裡的生活記憶。

台中市北區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