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走訪大林 為廟宇做歷史

文字-A A +A

用田野調查發現寺廟之美 用服務的心走訪各個角落

【記者宮郁欣、程婷/南華大學報導】飽含文藝氣息的南華大學宗教所副教授陳美華,秉持服務社會大眾的心態,開設「寺廟寺誌的調查與研究」的課程,想為台灣宗教研究與大林廟宇紀錄盡一點心力,同時也可以帶領研究生學習做廟誌的相關研究。宗教所的陳美華教授表示:「當地許多廟宇都沒有廟誌,都是用口語一代相傳,主要是因為缺乏書寫能力,所以在課程設計裡面來講主要就是廟誌與寺誌的書寫,由我們替大林廟宇來書寫。」

 

翻開過去的日據時代的紀錄,以台南的礁吧哖事件、西來庵事件等的武裝抗日事件,才導致日本政府決定對寺廟做統一管理以及深入的調查,而中華民國政府來台之後,對當地廟宇的紀錄幾乎是很少。陳美華強調:「開這門課其中很重要的因素是因為整個台灣的宗教研究的部份,而且現在還是有很多東西的基礎調查做得不是很好,幾乎是沒有太多的進步,所以我會覺得該為當代的歷史留下一點痕蹟。」

 

陳美華目前積極與大林地區各大廟宇簽署合約,以增加學生與廟宇有交流機會,並且希望藉由戶外的服務課程讓學生共同去瞭解整個拍攝與紀錄的流程是如何形成,在整個過程她會隨時做一些調整,這也變成是她的一種教學模式。有時陳美華在廟宇參訪時她什麼都不說什麼,讓大家去看什麼,然後回到下一次課堂再來檢討、討論說大家觀察到什麼;而另外一種方式,在參訪過程裡面就先告訴同學可能要注意什麼,至於這兩種方式會怎麼運用,她也要到田野調查的同時,觀看學生的採訪過程,才會決定說要採用那一種方式來帶領學生做研究。大林順天宮的廟祝陳瑞玲表示:「過去老人家憑著口耳相傳以及牆壁上的故事流傳神的事蹟、廟宇的老故事,所以現在有學生能替廟方採訪做紀錄並不會覺得麻煩,反而覺得替廟宇留下廟誌是一件好事。」

 

在學校上課的模式,以學生個別進針對指定之教材進行研讀、報告和共同討論,之後由教授從旁指導學生該如何去理解寺誌採訪的要領。陳美華表示:「大林目前登記有案的寺廟一共41個,再加一個土地公。連我自己本身共有七位,每個人要負責五間或是六間的寺廟去做田野調查,同時要做紀錄、拍照、錄影、蒐集文獻資料,連同廟宇本身的活動都要去參與。」在戶外課程的田野調查教學與事前的準備工作早在上學期的宗教人類學指導過一次,而這堂課在田野調查的教學會以提點同學注意事項的方式進行。戶外教學課程的集合時間往往要比廟宇當天活動開始的時間整整提前兩個鐘頭到達活動會場,在器材的準備方面,大多數都由學生與教授自行準備,或是由學校服務課程單位的贊助,這些廟誌的製作者們不僅各自要獨立完成各廟宇的廟誌,同時也要擔當紀錄時會被活動炮竹炸到的拍攝風險。

陳美華愉悅的分享宗教所訊息,宗教所將於這學期的六月二十六日舉辦的宗教所研討會,其中兩個場次為該課程成果的重要發表,也可能邀請名人丁乃竺來演講,而且研討會最特殊的地方是要在大林鎮上的廟宇舉辦,目前正在探訪各大廟宇環境與擬定簽約的章程之中。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2

加入時間: 2010.03.29

邪麟

加入時間: 2010.03.29
3則報導
1則影音
0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5:09

尋回自由之花的靈魂

2010-05-23
瀏覽:
2,554
推:
5
回應:
0

夜市中的精品 — 大東夜市

2010-05-23
瀏覽:
6,418
推:
3
回應:
5

深度走訪大林 為廟宇做歷史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9,051篇報導,共12,911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9,051篇報導

12,911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