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莫拉克風災災後社區<屏東見學速記4>家河生變,瑪家農場

2010/06/18 12:15
4,058次瀏覽 ・ 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編按/感謝參與此次見學的朋友們,也因為你們的參與,讓這次活動相當成功,而且針對見學的過程與感觸轉化成文字,讓關心八八風災的災區的朋友們,都有了相 當大的體會,感謝所有人的參與外,因見學所能報名名額較少而不能前來的朋友們,我們深感歉意,但仍感謝所有朋友的支持與鼓勵,我們會持續進行這樣的見學之 旅,請大家繼續關切注意。

此次屏東見學之旅,總共拜訪了五個地方 (高樹大埔合作社、大社達瓦蘭在瑪家農場、平和部落比悠瑪、地磨兒村與蜻蜓雅築、好茶部落在隘寮營區 ),這次文章為瑪家農場,速記分享將由參與此次見學朋友們系列報導,敬請期待。

前情提要之文章連結:
01.【社造學會敬邀】莫拉克風災災後社區重建見學之旅@屏東
02. 莫拉克風災災後社區<屏東見學速記1>走進重建現場,看見重生的精采
03. 莫拉克風災災後社區<屏東見學速記2>重建中,想像與現實的落差:高樹大埔「五口井」的參訪紀實
04. 莫拉克風災災後社區<屏東見學速記3>地磨兒部落與蜻蜓雅築


照片

(圖、文/戴佩玲-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專任助理)

「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這一首是咱們都嚷嚷上口的兒歌,形容著家週遭的環境,而你我的家又是如何呢?是否你也可以描述自己的家?是在都會中的高樓集合住宅,還是在那黃橙橙稻穗中的農舍呢?抑或有一天,你的家消失了,你又會如何呢?


家就是每個人的庇護所

家是一個生活模式的群體基本單位,兼具著起居、娛樂等生活機能。在每一個不同的群體,會衍生出不同的空間生活模式與序列,不論是從原始生活已火為中心的向心型空間配置,或是歐洲注重前廳─大廳─主寢室序列的拉丁系住宅,到集合住宅的住居模式,從單一到群體,人會依照文化與生活,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住居空間。而由這些無數單位家的組成,便會形成一個聚落、一個群體。


照片


圖/瑪家農場樣品屋

族群文化反映在建築空間
台灣原住民也應映在地的氣候與地理條件等,建構出符合地域性的聚落組織與生活模式,主要分成穴居與平地式住屋,除了自家可供給日常生活的居室外,更有聚落的公共場域,在公共空間中具備教育、祭典、娛樂等,與部落生活息息相關的機能與空間。如好茶部落,所描述的社群聚集空間─青少年、婦女空間,不難看出這些空間的存在,是為了族裡青年與老年的生活技藝傳承所設立,像原住民的編織,便是婦女傳授著少女利用一些植物(苧麻),經由取下莖去了葉,刮出纖維,經過日曬和水洗,再利用植物染色,就成為織布的麻線。而這樣社群聚集的空間就像學校一樣,遍及各年齡層的學習領域,不論是誰都可以在這空間中學習這些老祖先的智慧與經驗,儼然這裡就是一個大家庭。

風災後所賦予的空間規劃是什麼?
在八八風災後,無情的風雨摧毀了南台灣無數的家,好茶部落的家也在兩次的大雨中流逝了,隨著進入隘寮營區的生活,也期盼著部落能夠重建,而瑪家農場是他們新的希望,是他們未來的「家」,他們也為自己的大家庭規劃著藍圖目標:


照片


圖/瑪家農場安置位置

短期:凝聚部落的共識,讓分裂的家園,再次團聚。
中期:重建部落的共同的教育空間,讓祖先的經驗與文化得已傳承。
長期:重建產業並串聯資源,建立起各部落的產業資源平台;同時也守護山林與文化

但如今瑪家農場的規劃圖,看不到原住民部落的生活空間文化,看到的是美國近郊的社區規劃方式,而不是我們原住民族群聚落的方式。如果你在抬頭看那樣品屋的建築形式,你看到那老虎窗嗎?看到那外牆用水泥黏著的石版嗎?混雜許多的方式,就是看不出與部落文化得相關性。從規劃圖所得知瑪家農場沒有部落傳統的公共空間,那不是他們學習教育的空間。而這樣的規劃配置,與他們的文化與產業似乎是脫軌的。

如果看到的是專業者空中做設計的態度,而不是謙卑的向原住民取經,或是細膩的去對部落進行田野調查研究,而呈現出這些規劃沒有顧及原本族群的生活方式。加上建造人員自以為的說因為工程日期的限定,現在規劃不足的地方,未來在改進,這就是台灣建築的專業,令人為之心痛。

照片

圖/建造人員解說規劃圖

快速的重建是好的嗎?部落準備好了嗎?更何況這塊農場集結來自不同地方的部落,沒有留下原本部落的文化空間,反之用輕率想快速交差的態度來面對這個部落。如果可以一開始就詳盡參考在地涵構,不會看到這樣的基地配置圖,也不會看到明明自稱是永久屋,卻是一些非永久性的建材,台灣的高溫多雨,室外材料的挑選本應該將氣候納為考量,但在這看不出專業,看到的是一種沉重的心痛。

當好茶部落,赤著腳丫的小女孩,拉著我的衣角,拿著他想跟我分享的書本,看著他的微笑,想著他未來住進的地方,想著原本該屬於他們的文化與空間被抹滅了,原本該是他成長歷程,珍貴的學習資產,如今被誰剝奪了呢?

半夜回到家中,雖然多了些爭吵聲,但我們是幸福的,流不出眼淚的夜裡,這一趟旅程獲得的是滿足。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