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排碳有價」概念勢不可擋 國家及企業相繼導入

2021/08/31 09:20
1,548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要達成控制升溫2°C的目標,碳價格需要達到每噸40-80美元的水準,不過多數國家碳價仍低於此區間。"

照片

2021年碳定價地圖,綠:碳交易,紅:碳稅,黃:考慮中(圖:State and Trends of Carbon Pricing 2021

 COVID-19疫情是否會影響世界各國推動碳市場的進度呢?來看世界銀行《2021年碳定價現況與趨勢》報告怎麼說!

 碳定價(carbon pricing)的目的是什麼?是讓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的汙染成本內部化的工具,讓排放變成有價,用價格誘因來引導減量,避免更多化石燃料密集型投資。政府收來的費用也能作為溫室氣體減量與調適等措施的經費來源。碳定價是個很有用的工具,但報告指出,不能只依賴這單一政策,還需要其他監管及研發等輔助工具,多管齊下來解決氣候變遷問題。碳稅、碳費、碳交易、碳權及內部碳定價等工具都算是碳定價的範圍。

 

全球碳定價現況

 有哪些地方採用碳定價措施呢?今年全球已有64個碳稅或碳交易市場(ETS)在運作,以歐洲和北美部分地區為主。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全國排放交易系統在今年上線,涵蓋了約40億噸二氧化碳,相當於全國溫室氣體排放的30%,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碳市場。英國和德國今年也啟動了國家碳市場,而荷蘭和盧森堡啟動了碳稅,讓全球碳定價系統包含了超過兩成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去年共創造了530億美元的收入。

 COVID-19大流行對碳定價工具的影響看似有限。在多數碳交易市場中,經濟活動的減少導致價格在復甦之前有暫時下降,不過歐盟碳價格卻創新高,主要是因為歐盟提高了長期和短期的減碳目標,並且市場預期在宣布綠色新政後總量管制將更嚴格,另外也跟即將實施的碳關稅措施有關。碳市場常會導入「價格或供應調整機制」,是個可動態調整碳交易額度供應量等方式,使價格不會過低或過高的機制。

 

承諾了,然後呢?

 雖然氣候變遷會議COP26延遲召開,這一年各界仍然積極倡議淨零排放,其中包括邁向零碳(Race to Zero)和氣候雄心聯盟(Climate Ambition Alliance)等倡議,各國也相繼提出淨零排放承諾。截至2020年底,已有120多個國家、8百多個城市和1,500多家公司承諾到本世紀中葉減碳,已有數十國宣布2050年碳中和目標。

 但目前各國提交的國家自主貢獻(NDC)決心不足,以及復甦資金只有少部分透入環境低碳,都顯示各國中短期行動與2050年淨零排碳目標不在同個軌道上。專家表示,要達成控制升溫2°C的目標,碳價格需要達到每噸40-80美元的水準,不過多數國家碳價仍低於此區間,只有不到4%的碳排放價格在每噸40美元以上。若要進一步邁向1.5°C目標,碳價還得更高。更高的目標也促使各國當局考慮要課徵碳關稅,但面臨反對聲浪。

照片

多數國家碳價仍低於實現氣候目標的每噸40-80美元區間(圖:State and Trends of Carbon Pricing 2021

 

碳權的補充角色

 碳交易系統分成政府配給拍賣跟買碳權(carbon credits),碳權去年發展也不受疫情影響,隨著各國及企業喊出減碳目標,購買碳權作為碳補償或碳抵銷(carbon offset)的需求愈來愈高。去年的碳權項目數量增加了11%,碳權額度也成長了近10%,達到了43億噸CO2e,相當於近8%的全球年碳排量。不過報告提醒,碳權在企業的氣候戰略中應作為補充作用,大家仍需優先考慮減少排放。

照片

全球碳權市場總和已超過40億噸CO2e(圖:State and Trends of Carbon Pricing 2021

 

企業採用內部碳定價

 除了國家,公司內部也可以設定排碳價格,作為推動內部減碳行動方案之一。全球500大公司中,近一半已經有內部碳定價,或打算在未來兩年內採用。碳揭露組織CDP資料顯示,內部碳定價最能驅動低碳投資、節能及改變企業內部行為。儘管企業內部碳價格多未達到符合《巴黎協定》目標的價格($40-80/t,中位數在28美元左右),但通常超過了政府的碳價,顯示許多企業已經意識到碳定價對於企業營運,甚至生存的影響,改採積極應對態度。

 

【參考資料】

World Bank-State and Trends of Carbon Pricing 2021

環境資訊中心-淨零競逐下 全球碳價收入達530億美元

 

台達50周年節用厚生倡議:https://delta50.deltaww.com/initiative/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