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何處行--談機會和理念 文/晨星
志工何處行--談機會和理念 文/晨星
【序】
「我們能做什麼?」動盪的社運年代似已過去了,取而代之的,是高中生們逐漸對社會感到消沉、冷感。其實,當年輕人們其聚一堂時,便可輕易發現,有不少 人是具有熱情奉獻的特質--但前提是,我們須先把刻版的「好人」印象去除,以為這類人必定古道熱腸、寬容大度,寧施而不願輕受。放眼望去,以如此高道德標 準來衡量,恐怕眾人只會打退堂鼓,未戰先縮了。
就好比我們參與團體生活,願意接受規範和某種程度的合作,但絕不是完全的屈就妥協;我們樂意敬老尊賢,盡能力所及助人,但絕非捨棄自我,犧牲工作、休 閒、和基礎的生活習慣。再者,志工有千百種類型,參與者也往往是抱持著不同的學習態度而來。那麼,對高中生而言,促使起他們踏出腳步、燃燒青春的原因究竟 為何?
首先得從接觸的管道談起。除了少部分人,因為家貧、單親、或其他因素而造就他們懂得回饋的堅毅性格,其他的學生們多半家境小康、生活安穩,頂多有些小 小的家庭紛爭。然而,自論諸子百家、古聖先賢跨至現代公民教育,書本們打著仁義道德的口號,而面臨考試壓力的學生也被迫寫出一篇又一篇「意旨光明正向」的 作文,當他們之中出現了少數異類,視枯燥的成績為無物,參加了各式各樣的社團或組織,平日耗盡時間擔當校內外志工,而減少和同學接觸相處的機會,甚至成為 請公假的常客時,他們可能會無心或冷淡地丟一句:「你到底在做些什麼呀!」
我就讀的高中有推動義工時數制度,不少小高一基於嘗試新鮮(或者其他更崇高的理由),踴躍地報名了圖書館的義工。但當他們到了高二、以及地獄生活的高 三,還願意無怨無尤地付出的人,又剩下多少呢?曾經有個慘案:某次當考場服務之職,說好了給一定金額的錢,想不到屆時居然被跳票,平均每個人少領了三十到 五十元,隨即有人產生了「我又不是來做白工」的不滿情緒,中午便帶著幾個同樣怒氣沖沖的工作人員離開,只剩下一半左右的人繼續堅守崗位。對於此,我感到疑 惑。學校少給錢確實是不該,但如此重要的考試檢定,能輕易丟著不管麼?雖然意外發生的機率很低,但誰又保證不會?苦心留下的那些人又會做何感想?
那麼,捫心自問,我們參加志工活動的意義究竟何在?
以下僅就一些常見的狀況,進行探討和分享。如果各位也有自己的經驗或想法,還請不吝提出,作為大家的借鑒和討論分向。
【服務團體?社工和志工?】
幾個簡單的問題,經過簡單的測試,發現連許多成人都回答不出來,彷彿這和他們毫不相關。人們似乎對於張老師、生命線,還可大略地描述其內涵與功用。但 如果問到青輔會、救國團,甚至是各縣市的社會局,答案卻一問三不知。此外最常發生的謬誤是,認為社工系畢業就是出來當志工,然後憐憫地對著要就讀社工系的 人說:「哇!這樣你不是很辛苦!要到醫院跑來跑去還要照顧殘障者!」
一般高中職內,必定會有的服務性社團包括春暉、糾察、康輔社,於是同學們就自然而然聯想到幫助老人小孩、學校公務、團康聯誼營隊,再把指標針對向社 工,更常見的是搞不清楚社工和社會學差在哪。這篇文章不是升學介紹文,但有個重要的觀點必須澄清:社工乃是經過長期訓練培訓的專職人員,上述的公私營組織 確實是社工的就業方向,但他們負責的卻是學以專精後的個案輔導工作。對象包括了身心殘障者、問題家庭及其受害成員、以及各式各樣的社會問題等等。這領域絕 非是普通人舉手「我有熱情,我要參加!」就能了事的,任何環節只要稍有閃失就可能鑄成大錯。
因此,會讀社工系的人,可能具有高度的助人樂己精神,也可能是為了拓展經驗、或者親自了解過去難以釐清的難題;參加志工活動的人,仍須針對其服務領域 需求,而備有一定的執行能力,他們各自有不同的理念,處理的問題難度較低,且態度上犧牲奉獻和打發時間往往只是一線之間。以桃園縣為例,每年都有上萬的社 會人士加入志工行列,但我詢問青年服務隊的領隊後,卻訝異的發現高中職學生以個人身分加入的,只有小貓兩三隻。學生參與的機會立基於社團,但社團裡並非每 個人都真的抱持純正的精神。
我反而比較常發現一種現象,許多最後會樂意長期擔任志工工作的同學,一開始並非報持著崇高偉大(我們所認為的)之理想。那麼,他們到底為甚麼會踏入這個無私且辛苦的領域?
【多多嘗試,機會隨時會出現】
從社團工作、到參加今年的青年節籌備大會、和救國團取得聯繫機會,我得到了一種可能是答案的結論:人拉人好辦事。如果一個社團是死氣沉沉,缺乏靈魂領 導人物,那社員們不久就會感到失望和無聊,進而遠去;相反的,若是帶頭者或重要代表具有魅力或受人尊敬,即便是讓人覺得吃虧的工作,同學們可能會單單因為 「喔,他要參加的話我就去吧!」只要願意投入,就是開始的契機。以我自己為例,高一時受教官提拔而加入服務社,往後也穿梭於各行政處室間擔當義工,雖然於 此付出了滿大的代價,但我得到的卻是廣大的人脈和實務經驗。我忽然發現,做這些事情不必悶起頭來獨自苦幹,可以把握各種向外發展的機會,多接觸和自己有類 似理念的人。
「想接觸人群」對眾學生們而言,這是一個單純但實在的理由,可以讓他們勇於面對陌生環境和新夥伴,迅速地蔓延其枝脈,最後連成一塊龐大的網路。當今年 度的青年節大會又發公文徵人時,學校卻找不到願意去的人。這是同學們常常犯的錯誤,看到公文或介紹單上呆板無生氣的介紹,就認為活動課程很無趣且沒意義。 事實上,這是一種賭注,運氣差就真的會如同預期般浪費韶光,但相反的也可能得到偶然的機會而一步登天。事事環環相扣,我們無法猜測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但可 以肯定的是,無論是營隊還是服務活動,最重要的並非是活動本身,而是藉由此緣分而相識的人們。
試想,一組登山隊,若三天三夜成員間都彼此不交談,輔導員也束手無策,大家歸程後就什麼也沒發生過,是否很讓人感到無奈?做志工服務也是如此,你可能 只是因為某種不起眼的因素(甚至是被強迫),而意外於某時某地認識了新朋友,或者中樂透似的和生命中的啟發貴人搭上同部電梯還開始攀談。高中三年來,什麼 狀況我都碰過了,因此我也比旁人了解到,要達成理想,就不要放棄任何的機會。
人絕對是最重要的影響因子。當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相聚,辦什麼事都好談。近年青輔會就打著「GYSD國際服務達人」的招牌,大力招募各分區的青年志 工,以團隊的形式加入。那麼,拉拉親朋好友,兄弟姐妹,校內校外死黨,甚至是個人加入等著被隨機抽樣分發。忽然間,我們的想法從「我參加這個」變成了「我 們準備一起參加這個」。一個好的工作環境讓人羨煞,參加志工服務又此有何異呢?
【搞清楚自己要做什麼】
就算是要做志工,也是有上百千種類型的。大至節慶活動(如青年節、母親節)、寒暑營隊(擔任輔導員)、社區服務、優先教育區服務(也就是偏遠中小 學)、照顧老人與身心殘障者、......,小至校內的簡單跑腿打雜。為了避免搞得滿頭土灰,生活失調,必須以自己能承擔的課業、能力、時間分配為限,寧 願從最基礎開始摸起,也別一開始就碰大釘子而灰心喪志。
通常工作分為兩種類型,前者是只要富有心力,願意學習和實踐就可達成;後者可能需要某領域的專才或經過長期培訓才可勝任。各位不妨從校內開始做起,若 行有餘力,再和各縣市社會局的青年服務隊、或者青輔會與救國團等組織取得聯繫,只要想做終究會找到適合的。另外民營的團隊也可考量,若有認識的長輩、前輩 協助帶頭會更好。
記得,我們要實現的價值觀是「肯定每個人的價值」,在志工一途仍可能碰到脾氣暴躁的半獸人(明明來幫忙,脾氣卻差的要死)、糊裡糊塗的可憐蟲(工作老 半天,連廁所在哪都不知道),發生各種啼笑皆非與不如意之事。回到最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底限,過度的要求付出可能造成他們受不了而抓狂(不然就是自己攬 上太多責任而無法消化)。其他更深入的問題探討就待以後再說吧!祝福各位即將或考慮踏上志工服務領域的朋友,能順利實現自己的夢想。
《備註一 義工和志工的差別》:很多人會誤解差別為有沒有利益可得,但單就字面上便可得其真相。「義工」指的是服務者視其行為為一種必然的義務,是身為團 體一份的責任,認為「我必須這樣做」,例如慈濟的成員;後者乃是「志願服務」依照個人志向參與各式活動,完全出於自發性的選擇如何無私奉獻,不受拘束,自 由性較高。目前和國際組織機接軌後,志工已成為較為廣泛的用法,另外政府機關或各單位也有可能補助車馬與茶水費,顛覆「當志工就是什麼都要不計代價」的模 式。
(全文完)
2007.4.27 By 晨星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