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樓下的真相,湮滅的軌跡 文/晨星
古樓下的真相,湮滅的軌跡 文/晨星
※ ※ ※ ※ ※ ※ ※ ※ ※ ※ ※
看了這張照片,不知大家有何感想?
從石門水庫搭車往大溪,自總站下車後,第一個映入眼簾的並非古色古香的傳統老街,而是這間現代與往昔並立的商家。有人可能會覺得這幅景象刺眼,訝異的 提問:「為什麼燦坤會在這種地方?」我那時確實興起了這樣的疑惑,但不久後便深深反省,自己生於龍潭,又時常跟父親到處遊歷,旅遊景點、文化古蹟環繞於身 旁,久了竟也麻痺,覺得那是理所當然而存在且被保存的景象。直到幾週前帶南部的朋友巡禮,才驚覺我的故鄉居然有那麼多值得被訴說的故事。
提問的同時,我反問自己:「燦坤是開在這裡了,但為什麼你現在才知道燦坤在這裡?」
現今腳下所踏厚實的龍潭鄉之土地,在我未出生的那年代,有泰半都是大湖。猶記得國中母校的地下室,那被封蓋所遮、深不見底的大水池,竟成為大湖存在唯一的證據。於是,龍潭大池當真變成觀光大「池」了。在介紹給朋友的同時,我不禁略為失神的訴道:「以前的湖更大。」
張曉風曾說,給她一個解釋,她便能再次擁抱人世。而我們又對古蹟們有著怎麼樣的解釋呢?長輩們是從農田泥濘中奮鬥起家的,他們熱情的向親友推薦在地的 風景和名產,但我卻到前幾年才真正知道,聞名百里的龍潭花生糖,成為了學術研究者口中的矛盾存在:龍潭哪裡產花生呢?而大溪豆乾除了幾家現做現賣的店舖 外,不知情的台中遊客,竟高興的購買自他們故鄉運來的產物。是的,不知從何開始,我害怕了解釋,每當長輩們越是無情的批判,我覺得自己彷彿是在幻影中成長 的。
於是那間燦坤喚醒了沉睡的思緒。這件事沒有對錯之分,端看新南老街的例子吧!有多少商行只徒存字跡斑駁的門牌,巨大的建築背後卻是雜草叢生,而子孫們 不願提起已衰落的昔日盛況。文化可以滿足我們的心靈,但它不一定能換作等價的糧食餵養每一位在地居民。大型企業收購了一間、兩間、甚至是更多的古店,但資 金卻不是回流至當地。那些在裡頭工作的人並非文化殺手,試問當我們真正驚覺到時代變遷所帶來的影響,以及文化保存和商業利益並行下的矛盾時,會不會懊悔自 己繞了一大圈,卻回不了最初的起點了?
最可悲的莫過於,一位年長的親人過世了,方意識到許多的親長年事已高;等到一篇報導、一本書、一段流言傳入耳際,各奔東西的我們才能重視消逝的軌跡。 我相信很多人不需要旁人太多的說明--單純地觀察、了解,並累積經驗與情感,他們知道家門前,那株毫不起眼的花叫做什麼名字;知道從住家出發到學校,會經 過幾座橋樑;知道當下,他們的寶藏正逐漸被現實的洪流淹沒。他們有屬於自己的解釋,甚至反過來喚醒他人無知的漠視。
當寶藏巖的議題鬧得沸沸揚揚,有更多的人得知了該地的存在,但造訪時卻為時已晚。我們不應該等著大眾媒體解答,也不應盲信鼎盛一時的繁華。群眾的力量 可以使這些文物繼續生存,但抗議的聲音並不能使更多飢餓的家庭衣食無缺。我不是個道地的文化工作者,不知如何解決這些疑案。但我可以拉開遮蔽現況的假象, 重新地、更真誠地,去認識家鄉、認識每一道需要解釋的問題。
也許哪天大池變成平地,水庫被泥沙瘀塞,而牌樓沉默地倒下--但若我們願意睜開心眼,便能紀錄曾行走於這片故土的證據。那麼,我希望能夠為自己、他人、更為這片深戀的故鄉解釋道:「那家店開在這裡。因為......」
※ ※ ※ ※ ※ ※ ※ ※ ※ ※ ※
整理:
桃園縣社區營造中心的負責人,對青年學子振臂疾呼:「從你出門到火車站,或者是到學校,經過了幾座橋?那些橋叫做什麼名字?橋下的那條溪流或水溝又名 為何?水流旁的那棵大樹呢?有誰,能夠回答我?我從事這工作以來最大的收穫,就是發現自己可以自信且自豪地回答這些問題了。」
也許大家稍加思索,或踏出家門望望,也能夠抬頭挺胸的對朋友們說:「我家附近有.......」在這個麥當勞、便利商店、賣場以及百貨公司的招牌變成 認路標示的年代,我很慶幸龍潭還有座葉山樓,開車的人都會這麼講:「看到怪屋就表示走對了!」但其實,這些顯眼的建築或古蹟是最容易被察覺變化。各位不妨 深思,還有什麼更微小但卻無可取代的事物,未曾在你的記憶中缺席過呢?這是我寫這篇文章的一些小小希望。
※ 龍潭葉山樓(怪屋):可參考這篇報導
http://www.cles.tyc.edu.tw/longtan/floor.htm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