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青年公共參與的想像 文/DUST

2007/09/19 19:58
2,563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青年公共參與的想像 文/DUST

  這篇文章,主要是從政策角度思考,如何塑造一個屬於青年的公共參與環境,而非討論或說服參與者參與公共事務;換言之,這是給設計者的參考,而非給參與者的參考。另一方面,這是接續前幾個月筆者所寫的<行動者的反思>一文的延伸討論,面對不思不想的社會運動參與者,不管是對活動召集人亦或是關心社會的知 識份子而言,這都是個值得思考議題。

  當然,現有管道與參與成果多少都應有些困境,於是才會有需要補足或改善的需求,那究竟現在的問題在哪裡?我不清楚主導公共參與的政府單位或民間團體是 如何看待的,不過從我的經驗中,我欲描述出可能的問題,以及可能的解決方式,以待各位檢驗或深入探討,讓這塊領域得以更趨進步。

  青年公共參與,如以推廣者的角度思考,目的應在於「讓青年更關心公共事務」或「培育未來人才」這兩點上,目前政府所推動的相關活動,大致上都以讓青年 透過實際行動來達成這樣的訴求(這裡須要說明的是,讓青年關心公共事務是思考層次,而實際行動則顧名思義,為行動層次),然而活動設計者似乎預設了兩件 事:其一,青年參與者原本就有理想,只是苦無管道,因此政府提供了這樣的管道;其二,不關心社會的青年,可以透過這樣的活動獲得啟蒙,進而達成訴求。在這 兩者的前提下,這樣的活動才有意義,但真實狀況是不是除了第一點那些原有理想的人以外,其他參與者都可以透過這樣的活動得到些什麼?這些得到的東西如果淪 為參與者認知的附加價值,我們又如何期待能有多少活動的功效呢?

  在許多狀況下,這些活動參與者的動機是與活動設計者的初衷不一致的,因為設計者提供了額外的「誘因(如證書,或免費活三天)」,這些誘因之所以存在, 是基於活動設計者為了達成前段第二點,而對原本沒興趣的人招手;可以見得的,因為誘因而參與的人,主要目的當然是誘因,但這樣的參與過程,真否能啟發這類 參與者得以關心公共事務?頗令人懷疑。另一部分,活動本身也包含了一部分既有的誘因,這些誘因會基於活動性質不同而有些差異,但基本上都會有個相同的性 質,那就是「團體活動」,團體活動是一種具有娛樂性的過程,好比認識新朋友、人際交流,從負面一點的評價來說,就是「拓展人脈」。從筆者週圍參與者的後續 觀察中發現,真正可以從活動中學到什麼態度或思考是不多的,也有人很清楚地表明出,參與活動就是為了經驗,或是為了建立人脈,甚至是娛樂。誘因功效如此不 彰,就算設計者舉著「就算只有一點點,也是一個很大的進步,我們不應該放棄!」的大旗,筆者認為還是過於消極,應該要有更進一步的方法,來提升欲達成的目 的。

  從正向而言,我們應該設法建立起關心公共事務的思考環境,有思考為前提的行動,才值得讚揚,盲目的行動者,反倒是造成了社會不公(現在的政治運動操 作,就是基於社會上太多盲目的行動者,浩大的聲勢似乎訴說著多數民意,但這些表現民意的群眾,真正清楚、理性地瞭解各自立場的訴求,進而選擇出自己中意 的,確是少數)。當然,公共參與的活動設計者自然是為了避免這樣的問題,但其誘因所招攬的參與者,是否會導致更多原本完全不在乎公共參與,卻因為活動激起 興趣而變成盲目的行動者?這是負面的趨勢,應該設法杜絕。這樣的趨勢,跟活動本身的性質有關:「透過行動來激起關心」,似乎設計者不想或無法嘗試直接、正 向地讓參與者擁有這樣的能力,思考性質的活動,幾乎是見不到的。比較接近者,是行政院青輔會所辦的青年國是會議,但其程序上有些問題,以至於原本的訴求無 法達成(這不在本篇主題所欲強調的,待別篇再述),當然還有一部分原因,基於青年國是會議還是主打行動,其思考訓練成份是不足的,不免令人懷疑,究竟設計 者在乎的是行動,還是行動前的思考?

  實際上,大多數學生的思考能力是不合格的,學校做為一個學習的基地,本應就課程設計上來提供這類訓練,教育目的空有理想,不僅是設其為主要價值的課程 缺乏(好比說,沒有一個課程是在教「怎麼樣學會獨立思考」,數學雖然可以訓練邏輯能力,然而真正的邏輯能力應該落實在處理各種問題或文字基礎上,這透過數 學訓練效果是有限的),甚至是外在因素導致這樣的教育目的無法落實,好比說,講到爛掉的升學主義,在其蹂躪之下,誰會在乎從英文學習過程中學會什麼國際視 野?論語思想除了背起來應付考試,誰會在乎孔老頭的諄諄教誨?既然教育無法達成應有的效果,太過相信青年面對社會議題能有多好的思考顯然過於天真,如同透 過如青年國是會議的方式讓與會者研讀資料,如果沒有一定的思考基礎,也不過淪為特定取向的價值辯駁而已(好比看到人本跟教師會互相叫囂,資料提供到哪,也 僅只能從中選擇一個「看起來比較厲害的那一方」、「合乎直覺」做為自己的訴求,換言之,在筆者看來,該會議的共識報告,已經被資料或專家學者所侷限,而很 難激發出什麼新的觀點,當然,這不是會議設計上的缺陷,因為這似乎也僅能如此,所以應該把焦點放在與會者本身)。

  那究竟該如何達成理想的思考能力?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這裡所指的思考,是指「關心社會」這個層次(做為一個行動的前提動機,相對於行動的存在。可參考 本文第三段),以及面對議題所能發揮的論述、思辨能力(前段所述)。前者看似較難達成,但可以設法排除其阻礙,讓青年關心公共議題的可能性提高;後者,則 可以透過各種訓練來達成,特別是知識的累積,更能讓思考能力得以運用與成長,進而塑造成「思想(特定的思考邏輯、形塑成一套價值觀)」。

  要激起青年關心社會,最大的阻礙在於學業至上的問題,我們似乎很難期待學生能有空閒時間隨時關心公共事務,如果落於如寒暑假參與活動,活動本身的功效 先不論,面對如此大間隔的參與過程似乎也很難有效果。因此除了設計出常態參與管道的方式以外,也需要針對學生時間困難加以思考,大致上可以分成兩種途徑, 其一是直接降低學生的學業壓力,減少學生花心力在競爭課業上;其二是在正規課程設計中,以正向的方式來教導學生形成關心社會的價值觀。這兩者都必須透過教 育改革來達成,似乎在台灣的環境中這樣的改革是有困難的,所以剩下的只能透過活動本身來思考,這時「誘因」又顯得重要了,但誘因要發揮關心社會這個思考層 次的功能,而非著墨於行動過程。

  以筆者的經驗而論,思想的衝擊很重要,特別是攸關於參與者本身的議題,好比學生運動、父母子女間的關係等,我們必須提供參與者可以觸及得到、具有臨場 感的題材,進而給予各種不同的思想分享(好比說,我們試圖請校外學運的前輩與校內學生自治組織會長來分享各自的經驗,當然前提是他們必須在分享經驗的設計 上要涉及到參與者的生活歷程),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學生本身會有相對於分享者的既有立場(這是選擇議題的判斷方式),好比「乖乖唸書的普通學生,對上不滿 學校行政的異議份子」、「乖巧聽話的子女,對上叛逆的小孩或煩惱的父母」,從週遭的生活開始思考,是最容易實踐的方式,進而才有基礎去思考社會問題,我們 一有經驗處理身邊的議題,更容易基於這樣的經驗來想像社會議題可能的各種主張或立場,而非一腳就跳入一個沒有經驗的領域,無從思考、淪為特定的價值,又如 何激起關心社會的興趣呢?這種由近而遠的過程是極為重要的。

  不過,在這類接觸之前,也就是讓青年能關心社會議題之前,思辨問題能力的訓練是必須先達成的。關於思考(思辯)能力,就不必遵守由週遭議題著手,而僅 需由參與者自己興趣範疇著手即可,好比一位對政治有興趣的學生,我們必須設法理解他可能遭遇到的意識型態(各種議題都可以有意識型態),進而透過討論的方 式,來導正或說明參與者可能犯的邏輯錯誤或基本的討論態度缺陷。就筆者的討論經驗而言,許多人常常忽略思考其他立場的問題,或者缺乏最基本的「避開斷言」 的態度,我們必須說服討論者論證自己的說法,讓他清楚知道「自己的主張是什麼?」、「別人的主張又是什麼?」、「之間面臨的價值選擇是什麼?」、「有沒有 妥協或雙贏的餘地?」等,同時,理性的態度也是重要的,情緒化的討論通常不會有好結果。

  這些思考能力的培養,可以透過很多形式來達成,好比讀書會、社團、研討會、網路論壇、論文比賽,公共參與的設計者也可以舉辦類似的活動,做為提起青年 關心社會的前提條件(思考能力),如此我們才能期待,這一連串的設計得以達成其原本的訴求。現狀的公共參與環境,落差似乎稍嫌過大。

  總合來說,要設法讓青年關心公共事務,必須先讓青年有思考問題的能力,這部分的能力,必須訴諸各種活動,盡量讓參與者的興趣得以發揮效果,同時也必須 有相當能力的思考帶領者來跟參與者互動;再者,透過「由近而遠」的議題探討,來激起學生對公共事務的關心,這是最快速且穩固的做法,如此方能達成相當的訴 求。希望這篇文章,能給公共參與設計者在政策上的一些思考,彌補可能的缺陷或困難,為公共參與議題拓展出新的道路。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