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逃避學校?台灣逾1.9萬名學生 自主學習之路

2022/10/23 05:00
3,024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SOT部分 (請注意與影片內容一致) 

       

      標一:另類日常 自學視野大不同  

       

      NS鐘聲 

       

      OS 

      穿著制服,揹著沉重的書包走入校園,是不是和你學生時期一樣呢? 

       

      STAND 

      為了升好高中,考好大學,8點到校,5點放學,是台灣學生共同的記憶,但對於自學生來說,升學並不是成功的唯一方程式。 

        

      OS 

      讀書、裁縫、錄製影片,今年17歲的若瑄是一名自學生,與一般學生不同,若瑄的讀書計畫都是自己安排的 。 

       

      BITE 

      自學生 吳若瑄 

      現在這個階段,都是去跟著我的溜冰的行程,去安排的(讀書計畫) 

       

      標二:自學不易 家長支持成關鍵 

       

      OS 

      溜冰,是若瑄在自學過程中找到的興趣,他也將溜冰和裁縫兩項專長做結合,決定要將製作冰裝作為目標,已經自學長達8年的若瑄,之所以可以花大把時間培養興趣,背後少不了家長支持。 

       

      BITE 

      自學生家長 吳懃慧 

      因為我們家庭是一直很希望孩子接受很多元化的學習,那所以在一個孩子,他提出他想要學習某件事情或某個東西的時候,我們一定都是全力支持。 

       

      標三:教育翻轉 體制外人數增加 

       

      OS 

      根據教育部統計,高中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人數從104學年度的453人,到110學年度的1694人,7年成長,超過三倍。 

       

      BITE 

      保障教育選擇聯盟總召集人 陳怡光 

      學校跟現實的生活的脫節情形越來越嚴重,許多想要追求(自學)、有想法的學生或家長 ,或者是不滿於現況的學生跟家長,都能夠找到一條出路。 

       

      標四:面對未來 教育沒有標準答案 

       

      OS 

      不論選擇自學或是體制內教育,只要能為孩子尋找適合他們的學習管道,就是人生的最佳解答。 

       

      記者粘菀瑄 呂怡葳 採訪報導 


      你可能也會喜歡

      ▶︎ 01:46
      ▶︎ 02:45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