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立冬
清代時期的台灣,以「觀」秀名,並主祀玉皇大帝塑像的廟宇當首推彰化元清觀。元清觀,初創於清乾隆二十八年(西元一七六三年),由居於漳裔族群中的少數泉州人士,籌資創建。
建築裝修部分前殿外觀重簷式屋項,相當華麗,門前一對青鬥石精雕石獅,體態渾圓活潑。廊牆看堵嵌上的磚雕及交趾陶,俱是難得的民間藝術佳品。元清觀建築以木結構的精美著稱,正殿上為承受屋頂重量的成列排柱,讓人如入柱林。
正面柱上鬥栱採「計心造」,兩側出鬥採「偷心造」,上承雞舌的栱板出挑線條單純有力,透露幽幽的古意。
元清觀創建於乾隆二十八年(西元1763年),彰化市的居民以漳州一帶的人為多,但是也有少數泉州人參雜其間,元清觀就是由泉州七縣的人仕所合資捐獻興建,泉州舊稱「溫陵」,因此在前殿上方懸有「溫陵福地」一匾(光復後所修),據《彰化縣志》記載,昔日元清觀前有戲台一座,每逢農曆正月初九玉皇聖誕,演戲酬神長達十餘日,婦女焚香不絕,觀者如堵。
彰化元清觀於嘉慶年間首度重修,清道光二十八年(西元1848年),山門及戲台因地震而損毀,同治五年,因建築物日益朽,由陳元吉等人發動募捐整修,直到光緒十三年(西元1887年)才全部完工,歷時長達二十多年,規模與今日相去不多,甲午戰後,日據時代,為拓寬道路,曾拆去元清觀右側約五分之一,使得建築失去完整與平衡,外牆內縮,大木結構裸露。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