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籃球回收 創造球類新生命
This is a modal window.
一:年產三噸廢棄球 難逃焚燒命運
記者stand
現代人喜愛運動,生活中時常可見民眾在公園或校園球場內打籃球、揮灑汗水的身影,但你有想過籃球損壞時,這些廢棄籃球將會去哪嗎?
Bite(大學籃球隊員 朱摯維)
我們都在戶外場地練習,然後(籃球)耗損率當然會相對比較高,我們會丟在一個籃球廢棄所,我們都一起丟在那邊。
記者os
根據行政院環保署公告應回收項目指出,廢棄球類被歸為不可回收,必須跟著一般垃圾進入垃圾車,被丟進焚化爐焚燒。但籃球的材質進行高溫焚燒,對環境難道不會造成傷害嗎?
Bite(球類製造商 王沛瀠)
因為籃球結構主要就是外皮跟內胎,那我們兩個成分主要都是天然橡膠。
記者os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全台校園每年固定產生2.77公噸以上的球類廢棄物,大多直接進行棄焚化處理,橡膠的焚燒還可能造成空氣汙染,對環境造成極大傷害。現在有業者突發奇想,將廢棄籃球進行加工製成服飾、配件,賦予廢棄籃球不同以往的價值。
標二:發揮工藝專長 看見不一樣
記者os
業者發揮創意,將喜歡打籃球的興趣與環境友善做結合,並運用自身的設計專長,將廢棄籃球拆解、分割、組裝,製成服飾與配件。
Bite(創辦人 林敬家)
其實是希望做一些對環境友善的設計,之後找到籃球這個材料,然後就把他作為一種新型態的皮革,或是新型態的偏回收材料去做使用。
記者os
業者表示,團隊會跟學校合作,收集廢棄籃球,學校每學期或是每年都會淘汰一次球類,根據球類特性做簡單分類,進一步做材料的規格化,然後清潔、剪裁,才會進到工廠進行組裝。
標三: 回收再利用 開啟球類新旅程
記者os
業者致力於將廢棄籃球加工製成服飾、配件外,同時希望傳遞環保觀念給客人。
業者也不定期舉辦手作課程,讓民眾親手體驗選球、裁切、編網的樂趣,藉此讓民眾更貼近環保回收議題。
Bite(創辦人 林敬家)
我覺得學校本身都還蠻支持,這樣子的球類再製的計畫,因為對他們來說可能,就是(原本)要花人力去丟掉,那交給我們,他們可能就覺得也還滿有意義的。
記者os
不僅有學校支持,業者也透露民眾對於廢棄球類製品的反饋。
Bite(創辦人 林敬家)
(民眾)大部分都覺得蠻新奇,因為可能之前沒有看過這樣的東西,也會有一些民眾會覺得那是不是家裡的球也可以這樣用,也可以跟民眾去溝通球類再製的觀念。
記者os
除了廢棄籃球以外,業者表示,近期也有收到排球、足球等廢棄球類,並與球類工廠合作,收集被淘汰的NG球,或是未過品管的球。業者希望未來能增加更多球類的回收升級再造,讓籃球以外的廢棄球類能在離開球場後,再次回到我們日常生活,同時讓更多人瞭解環保再造的觀念。
採訪撰稿 潘忻妤
攝影剪輯 蘇純葳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