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河溪學院》認識台灣的河川治理體系
台灣河溪學院「河作的故事」,由社團法人台灣河溪網協會鄒明軒秘書長依4-5年來對水保局及水利署的觀察,從政策、社會科學及公共行政的角度分享「認識台灣的河川治理體系」。
#擁有不同名字的河溪
當提到河川,想到的關鍵字會是什麼呢?與河溪親近的朋友想到的可能是戲水烤肉,關心生態的朋友想到的或許是河川生態系服務。在台灣,河川被賦予的關鍵字多為水資源、土砂資源取用,快速排水和減少掏刷來保障居民生命財產安全,以及高灘地利用和及景點營造等休閒遊憩用途。
還有,你知道嗎?在台灣,因為使用及行政管理需求,一條河溪在不同位置常會有不同名字,如河川、野溪、排水……等等,背後對應的可能是水利署、水保局、縣市政府……等不同管理單位及系統,反映出河川管理範圍及治理權責分工的複雜。
#從政策及執行面來看河川治理的問題
看到不當的治理工程常讓人氣憤及大罵工程只是撒錢和消化預算,但是,從政策及執行面來看,究竟面臨了什麼問題及限制呢?
(1)保全對象與防災義務,在河川治理工程中常討論到為了少數人需求進行工程是否符合公共性,事實上,在國家承擔水土保持義務之責任、大法官釋字都有提到人民無享零風險請求權或公益、公益原則、比例原則及利益衡平原則。可是只要從網路搜尋,就能找到因人民未注意自身安全,造成生命財產損失卻讓機關面臨國賠的案例,一在強化國家需要為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進行高強度保護。
(2)技術規範限制,水保技術規範以防災為主,要求需達到安全原則,但並沒有對應的規範支持保留緩坡或野溪廊道;在安全流速限制下造成無法參採天然資材與近自然工法設計無法參採,缺乏容許變動的彈性。但是,若希望檢討水保技術規範,需要社會的支持才有可能推進。
(3)工程付出成本與代價,在經濟部簡報中提到流域治理關乎民眾安全及國家發展,也已編列大量預算進行治理,但在極端氣候變遷下,不時發生的極端降雨事件,已使工程手段無法完全避免災害產生,同時卻付出自然河溪逐漸消失的環境代價。
(4)缺乏非工程手段及土管結合,如防洪治理計畫沒有跟土地管理單位有太強的銜接,即使有提到洪水達到區域要低度開發,但只有停留在建議,而沒有執行的強制性。
(5)河川管理缺乏目標與配套,雖有河川環境管理計畫,卻未被實際核定。
#我們能做些什麼
或許,看到河川治理問題之複雜,會讓人感到氣餒,但若希望進一步讓以上的問題有所改善,非常需要社會大眾、從業人員至政府部門一同協力,透過社會溝通,讓社會大眾認知因極端氣候而發生極端降雨,工程手段已完全無法避免災害產生,而將觀念調整成「不淹水到不怕水淹」,並且支持推動順應自然及工程減量等治理轉型以降低環境代價,以河相作為水利與生態、社會對話的語言,用更積極的態度迎接國土規劃及河川環境管理。
=========================================
▲ 想看更多河溪學院過去課程側記分享→https://reurl.cc/4W6g9V
▲ 台灣河溪學院進階課程已開課,歡迎有興趣的大眾一同加入認識河溪議題的行列。
進階課相關資訊→https://reurl.cc/v6pnNa
▲ 河溪學院相關課程由新北市永和社區大學協同辦理,可申請公務人員研習時數、也可申請環境教育時數。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