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無漁以保未來有魚 護生放流與海共生

2024/03/30 21:49
8,835次瀏覽 ・ 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標一:嘉​​鱲​​數量銳減 往日產量不再

記者OS:

俗語說道:「一午二鯧三嘉​​鱲​​」說明了,台灣民間好魚排行,其中過年家家必備的節慶魚「嘉​​鱲​​」也因肉質細膩而榜上有名。為滿足供應,捕撈量也隨之提升,但錯誤的捕撈方式和生態環境的破壞致使嘉​​鱲​​的捕獲數量逐年銳減。​  

 

崁仔頂魚販 高啟文​​Bite:​  

​​魚資源就是一天會越來越少一點 這樣魚價就比較越來越貴

 

記者OS:  

​​根據漁業署最新的漁業統計年報顯示,民國90年產量尚還有每年6700公噸,15年間,嘉​​鱲​​產量一路紅燈,時間來到民國104年每年捕撈量僅存200公噸。​  

 

​​標二:以科學放流 為海洋注入新生​  

記者OS:

​​為彌補食物鏈空缺,維護生態多樣性​​,台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致力於近海資源的復育,嘗試透過「科學放流」等多種方式以求為海洋注入新生命。​​進行一場「科學放流」活動後,他們也會定期抽樣,檢測放流成效。​  

 

​​標三:與海共生 永續近海資源 

記者OS:

​​但除放流活動外,海洋大學榮譽講座教授邵廣昭也呼籲,民眾能守護漁業最好的途徑是從生活下手。​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邵廣昭​​Bite:

​​買對魚 吃對魚 這樣才能夠年年有餘 這是我們消費者可以從餐桌上來做到海洋保育

 

記者OS: 

​​台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訂定「台灣海鮮選擇指南」,可供民眾參考,紅燈黃燈,分別表示避免食用及斟酌食用、綠燈則為建議食用。​  

 

記者OS:

​​台灣雖有豐富的漁業資源,也需警惕別因一時貪嘴而讓常見魚種徹底消失,吃對魚、吃好魚,才能年年有魚。​  

 

​​記者 李品萱 陳曼瑄 採訪報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