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我們怎能理解一個人?

2007/10/26 14:20
2,860次瀏覽 ・ 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我們怎能理解一個人呢?

當言語的溝通管道被封閉起來,我們能從一個人的外表,他的眼神、眉毛、顴骨、雙唇抿成的弧線、呼吸時身體微細的顫動、靜靜的坐姿、急促的來回踱步、默默站立不動、手機械地把玩小東西、腳抖個不停………我們能從這些外在的蛛絲馬跡,拼湊出一個人的內在嗎?

【A一動不動地坐在窗旁,雙眸定定凝視窗外,如此許久,彷彿四周狂歡、喧鬧的人們於他並不存在………】

當我們眼前真實存在上述這樣一個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畫面時,我們內在的判斷機制該將他歸類到哪一種心境底下呢?

憂鬱、悶悶不樂?

只是不含任何情緒的胡思亂想?

或者連胡思亂想都談不上,就只是純粹的發呆?

經由外在,我們看到了一個人的內在嗎?

不!常常我們什麼也看不到!雖然有時我們能從一個熱戀中的女孩充滿溫潤光澤的臉上看到幸福。

大多數時候,關於一個人內在最深處的寂寞、痛苦、恐懼和悲涼,我們其實什麼也看不出來。即使透過言語、文字,我們同樣也很難聽出、讀出一個人真正的內在。

反過來,我們又能毫無因難、明白清楚、精確無誤地說出、寫出我們內在最真實的自我,讓別人充份理解嗎?

為什麼有時我們很認真、不厭其煩地描述自己的內心感受,但無論我們怎麼努力,對方總是聽得一頭霧水,甚至誤解、扭曲了我們的原意?

有時,當我們心中萌生某種感覺、情緒,急著想將它表達出來,可是任憑我們再怎麼搔頭苦思、如何在腦海裏翻箱倒櫃,就是找不出可以精確對應到那種感覺、情緒的貼切字眼,即使勉強找出來了,也並非那麼充份、完全,這又是為什麼?

局限───這是關鍵!

「你不要說話。語言是誤會的泉源!」《小王子》裏,狐狸對小王子說。

做為訊息的象徵,文字、言語、聲音、表情、動作………任何符號都存在著局限,並且在傳遞的過程中顯現出來。

我們接收也發出訊息,我們傳譯也被傳譯,因此我們可能誤解也可能被誤解。如此,我們還可能完全而充份的理解一個人嗎?

難道那局限無可彌補嗎?

想像力或創造力───它提供了一個彌補的可能!

【成人世界與孩童之間的差異】這個主題我們該如何表達呢?

長篇累牘的文字堆砌?

滔滔不絕的冗言贅語?

如此一來,別人能充份理解我們真正想表達的這個主題嗎?

在《小王子》這本奇妙的書裏,聖修伯里以他高妙的想像力,藉著「蟒蛇正在消化一隻大象」和「帽子」,告訴我們表達與理解之間甚至存在著無窮的障礙!

經由「帽子、蟒蛇、大象」這個絕妙的例子,聖修伯里不但讓我們了解到當一個人成為大人之後,他所失去的東西,同時也隱約告訴我們,要讓一個人了解一件事,有時會是多麼因難。

然而神奇的是......

同樣在《小王子》這本書裏,小王子向「我」述說,有一天他看了四十三次落日,接著又解釋,當一個人很憂鬱的時候,他會喜歡落日。

多麼神奇!「四十三」這個數字加上「落日」,就能表達出一個人的心情有多糟。

是的,想像力!它為突破符號的先天局限提供了一個可能。

藝術是想像力的結晶,是一段解謎的旅程。它穿透重重局限,直指存在於每個靈魂深處那道共通的謎。

符號的誕生,為的是表達和傳遞訊息,特別是身處在這個荒誕卻又華麗的年代裏,人是多麼渺小而又孤獨,我們渴望理解,也渴望被理解。

然而當我們渴望理解一個人,那個人卻封閉起言語和書寫的溝通管道,甚至發出的訊息試圖製造某種假象時,我們還可能藉著剩餘的其他管道,了解對方真實的內在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