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復耕 灣寶再生】
新聞採訪通知
【時間】2012 / 07/ 29 (日) 早上 9點30分 【百人下田插秧活動】
【地點】苗栗縣後龍鎮 灣寶社區龍雲宮 (交通資訊附於下表)
夏耘時節,和灣寶一起乘著稻浪,種自己的米、顧家人的胃
2012年灣寶的農田很不一樣,灣寶人文藝術工作室號召上百個家庭,一起前進農村把休耕的稻田種回來。每一分地由20個認養單位支持,本次計畫共復耕六分地。7/29(日)計有40戶穀東家庭報名插秧活動,預計將有168人參與百人復耕行動計畫。
認養農田的稻米穀東們,從下田插秧、除草、割稻皆可全程參與;灣寶人文藝術工作室所推行的【隨波逐稻】之友善環境水稻復耕行動計畫,讓消費者親自下田插秧,體驗當農夫的辛勞與甘甜。並透過認養機制,分攤生產者成本,凝聚消費者的力量,讓長期受到休耕政策影響下的農田可以復耕;並且支持在地小農推廣無毒的農產品。
在地藝術家洪江波談起最初開始無毒種植的心情:「說真的其實單純只是想吃自己種的米,只有自己才知道放了什麼到田裡,還有每天早晚到田裡走走觀察作物生長讓人心情平靜。」洪江波於三年前,開始身體力行地務農,得出幸福的簡單生活。長久以來,水稻是他的畫作主題之一,他說,「以往在畫布上種稻,如今要把稻子種在真正、真正的土地上。因為,生命來自土地。」
灣寶地區是農委會所編定的優良特定農業區,經過農地重劃完整且優良的農水路設施,養活世代居住於此的居民。而2008年底,一紙徵收公告的行政公文,讓灣寶居民陷入三年與開發單位的苦戰,終於在2011年4月14日內政部營建署駁回「後龍科技園區」開發案,讓灣寶地區的農田免於工業區開發的威脅。
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廖本全副教授認為,灣寶是台灣農村最能再生的地方。灣寶這塊寶地,經過三年的奮戰,在社會力量的支持與在地居民的團結下,優良的特定農業區終得保存。因此農田復耕的計畫更是別具意義。
2012/07/29(日)這天,各地支持灣寶的消費者齊聚農田,共同為下半季的稻田插下秧苗,農村永續經營的另類發展方向,也見證灣寶社區由下而上,實踐農村再生的在地力量;也讓更多人有機會走進農村,跟土地更親近,看見農村以及草根文化的價值。返穀青年與灣寶鄉親經過多次的溝通和討論,決定從土地的本質出發,結合農業的多功能價值內涵,設計農村多元化的環境教育課程
灣寶人文藝術工作室所推行的【隨波逐稻】計畫,不僅解決農業生產面中,農民難以突破的銷售問題;提倡完全無毒的種植方式,堅持友善環境的種植方式,不灑農藥與化肥。活動發起人在地藝術家洪江波希望能與更多人分享,因此醞釀了【隨波逐稻】的想法,期盼藉由認穀工作坊的活動,邀請更多人來種自己的米!
他說:來自灣寶的自然日曬新米,使用有機肥,無使用農藥,經過四個月與自然共生,通過福壽螺的考驗,逃過蟲齒。留下來的粒粒都是老天的恩賜。讓消費者可以安心的吃自己種的米,為家人的健康把關。也為台灣的糧食自給率與糧食安全在第一線作努力。
【新聞聯絡人】灣寶人文藝術工作室 洪江波 返穀青年 吳貞儀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