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紮根在地 數位科技活化地方
【記者劉潔萱、邱郁茹/新竹縣報導】擺脫傳統教育,不只是呆坐在教室、不再是老師說學生聽,可以不單透過考試來評量。林崇偉讓教育由紙本化為行動,他利用課堂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參訪社區村落和傳統產業,以傳播科技的專業結合在地資源,開創一系列推動在地觀光的互動式科技導覽,讓學生不僅能從體驗和服務中成長學習,更可以實踐所學、回饋社會。
觀光APP玩樂好方便
現任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助理教授的林崇偉,曾研發出多款結合在地觀光的APP,包括「新埔不只是過客」、「田尾愛情樹」、「觀光工廠自在遊」等APP,不僅結合當地社會資源,匯集吃喝玩樂的資訊,民眾可以透過APP取得詳細的交通資訊以及商家簡介。譬如在「新埔不只是過客」APP中,遊客可以藉由手機觀看新埔七十五個特色景點七百二十度的環景,突破以往電子地圖的限制,帶給使用者更具體的感官饗宴。另外也提供中英雙語介面的資訊,讓外國遊客也能詳盡地體驗台灣各地文化之美。只要開啟APP程式點擊有興趣的景點或主題,就可以知道景點的歷史起源以及在地產業介紹,還有許多相關景點照片供遊客參考,此外還附上詳細的交通資訊,讓遊客可以盡興悠遊新竹。
除了「新埔不只是過客」APP之外,林崇偉和交大學生騎著腳踏車,帶著相機,在新竹的大街小巷將米粉摃丸風華記錄下來,並利用互動式導覽技術做成中英文版本的電子書及APP,不僅保存了米粉摃丸的產業文化,也幫助業者將傳統技術推廣出去,讓更多人能了解新竹在地產業。
另外,在「田尾愛情樹」APP中,林崇偉透過專題實作課程與田尾公路花園發展協會緊密合作,交大學生利用創意為地方產業作詞譜曲、演唱並拍攝愛情樹音樂MV,更企劃嶄新的「精靈小旅行」田尾文創旅遊行程。搭配科技導航與智慧導覽系統,提供遊客與地方觀光導覽人員全新的遊憩與服務模式。
「新埔不只是過客」APP畫面 |
談到諸多觀光APP的研發過程,林崇偉笑著說,最初只想帶著學生到戶外騎騎腳踏車,親近大自然,之後騎著騎著就蹦出規畫導覽路線的想法,於是和學生一起集思廣益、蒐集在地觀光資料,最後設計出一系列推行在地觀光和認識傳統產業的APP。林崇偉說設計觀光APP,不單單只是為了行銷在地觀光,重點也不在於設計的想法,最大的目的是讓學術和地方緊密連結,包括讓學生研究導覽路線、蒐集美食店家或是設計特色地標等等,透過一連串設計APP的過程,培養學生對在地的情感,也期望能間接激勵他們,讓學生能更努力的思考該如何貢獻與應用所學。
橫跨人文與科技的通才
林崇偉的求學歷程橫跨人文、傳播、商業資訊以及企業管理四個領域,看似毫不相關的專業,卻也在未來的每一個階段發揮了它們不同的作用。東吳大學德文系畢業後,他考上台大新聞所,當時他所負責的工作就是將資訊數據化、管理及過濾,也因此赴歐求學繼續朝商業資訊領域深耕。
在求學過程中,他有感於台灣傳統教育不夠多元化,無法讓學生盡情發揮所長,當時想改變傳統教育的想法就已經萌芽,之後到國外留學親身體驗國外教育的開放及多元,更加深了創新教育的念頭。
實踐創新教育
他在歐洲完成學業回台灣後,就進入交大擔任教職,開始實踐早年創新教育的想法。他時常透過課程,讓學生親身實踐所學的知識,例如在「二○一二新竹米粉摃丸節」中,他帶領學生深入了解傳統米粉、摃丸的製造產業,並以單車遊覽路線為主題,結合在地傳統美食,設計出新竹觀光地圖。此外,林崇偉研究團隊也和當地米粉工廠合作,將米粉製造過程融入互動式導覽系統,工廠人員搭配平板電腦的互動式導覽系統,向遊客解說米粉的製作過程,不僅比傳統解說方式更為生動,也讓遊客印象深刻。
林崇偉展示互動式導覽系統(林崇偉提供) |
為了能吸引更多目光,林崇偉和學生決定搭配時下頗受年輕人喜愛的微電影,拍攝推廣在地產業的微電影作為宣傳手法的一環;電影也從年輕人的角度出發,讓推廣工作更有活力。例如在微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摃丸」中,由交大學生以逐格動畫的方式將五百多張照片串成電影,故事內容講述學生受到摃丸香味吸引,便展開了找尋美味摃丸之旅,期間經過了交大竹湖、新竹米粉工廠、城隍廟、新竹玻璃工藝館等景點,最後大夥一起享用美味米粉摃丸大餐劃下圓滿句點。
過程中學生不只將課堂上所學的傳播知識做最具體的呈現,也從親身體驗傳統美食文化中,得到了最寶貴的鄉土情感。林崇偉說一開始根本沒想到要拍微電影,但在一次又一次與學生的靈感碰撞之後,靈機一動決定拍微電影試試,讓民眾在最輕鬆活潑的氛圍中,跟著學生一起享受新竹的美食與在地文化。
愛的社會企業
林崇偉和財團法人殘障聯盟、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合作,在今年二月發表「愛的米其林」APP,協助身心障礙者找尋無障礙用餐環境,只要用智慧型手機下載APP,就可以隨時查到哪裡有友善無障礙用餐環境,程式內還包括「特派員」的第一手報告,評鑑各家餐廳,讓民眾可以更了解餐廳的實際狀況。
研究團隊在歷經和福利組織不少的觀念衝突以及說服身障者擔任「特派員」的迂迴過程之後,回首來時路,步步皆辛苦。林崇偉說,會特別訓練身障者擔任「特派員」,是因為只有他們才能切身感受環境的一切,洞悉用餐環境的優劣。由於部分身障者會因為心理上的自卑感而難以面對人群,比較害羞低調,因此要請身障朋友前往餐廳觀察餐廳環境、評比服務態度以及各項設施,對他們來說都是很大的挑戰。
經過研究團隊不斷的溝通和鼓勵,最後才成功說服十多位身障朋友投入其中。談到「愛的米其林」他臉上總是堆滿了笑容,他認為「愛的米其林」不只是一個APP,更是一個行動的展現,透過實際行動呼應身障者的需求,讓他們的生活更便利,對他來說才是最有意義的事。
自從發表了「愛的米其林」後,不僅屢屢得獎更引起多方關注,大家紛紛期待林崇偉能夠繼續將此APP擴大發展,將評比餐廳範圍從台北拓展至全台灣,甚至其他國家,但他卻認為將手上的任務做好比較重要,畢竟目前的成果還需要兩到三年的觀察才能知道有哪些缺失需要改進,若是一心迎合大眾需求,急著推出更新版本,他擔心會有不夠周全之處,所以目前的他仍在為「愛的米其林」台北版本而努力。
至於下一步,林崇偉預計將「愛的米其林」拓展成社會企業,「我所謂的社會企業,必須兼具高度商業化及緊密社會連結,讓每一位員工在奉獻社會之餘也有很好的報酬。」他想要將社會企業的真正概念傳遞給每一個人,讓大家不再輕視、錯認社會企業為單純的愛心企業,對他來說,一個好的社會企業不僅能為大眾帶來幸福,包括員工工作也會感到幸福。目前「愛的米其林」社會企業的籌備工作,已經陸陸續續進行中,但還要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才能慢慢步上軌道。
「愛的米其林」無障礙餐廳指南(林崇偉提 |
堅持理想 挑戰不可能
讓林崇偉非常驕傲的是,他培養出一群能夠跟著他一起探索、實踐教育各種可能性的學生,「愛的米其林不是我最驕傲的成果,我的驕傲來自於米其林小姐!」米其林小姐指的就是「愛的米其林」APP的諮詢窗口,使用者若是對於「愛的米其林」程式內容有任何問題,都是由「米其林小姐」為大家解答,而她們就是交大學生組成的研究團隊。
跳脫教育框架,林崇偉堅持走自己想走的路,此外,他認為學習應該多元化,不應只是透過成績來衡量學生的能力,應該透過實作才能從中發現問題,進而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林崇偉老師和最令他驕傲的「愛的米其林小姐團隊」(林崇偉提供) |
延伸閱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