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部落最純淨的歌聲 伊甸助偏鄉孩童圓夢
【政大之聲記者/陳盈如、邱奕頎、王悅安、周利庭】緊握著手中的麥克風,清澈的雙眼望向前方,來自花蓮縣卓楓國小的孩子們,高聲唱出他們對音樂的熱情。從去年開始,伊甸基金會的「弱勢社區象圈工程計畫」,找到一群來自台灣偏鄉的部落孩子,提供他們專業音樂師資以及創作的教學,鼓勵孩子跨出突破的第一步,將歌聲化為一段段悠揚旋律,收錄進小象展翼《Singing the World:唱自己的歌》迷你音樂專輯中。
伊甸基金會資源發展處高專呂惠萱表示,《唱自己的歌》收錄四首由排灣族、布農族以及泰雅族傳統古謠改編而成的歌曲。苗栗達比拉斯教會的部落孩子們自組樂團,創作〈Never Say Never〉,達比拉斯教會牧師魯薩‧達路說:「不放棄的執著,不放棄的精神,不放棄的態度,正是這首歌所要傳達的意義。」不論遇到多少挫折困難,孩子們都期許自己仍要勇往直前。
《唱自己的歌》專輯製作的過程一波三折,除了歌曲選擇上的限制,另一方面為了讓孩子在熟悉的環境之下自在的唱歌,製作團隊前往卓楓國小、屏東八瑤教會、宜蘭寒溪教會,以及苗栗達比拉斯教會架設錄音設備,錄下孩子們最純淨的歌聲。孩子們在大太陽下滿頭大汗的唱歌,體認夢想並非一蹴可幾,需要經過努力,下定決心才能完成。
偏鄉的孩子並非沒有能力,而是缺乏機會與資源。花蓮縣卓楓國小合唱團指導老師張小芳提到,學校現有的樂器老舊,也沒有專業的才藝課程,但她在孩子們身上看到不服輸與積極求好的心態。個性使然或家庭關係讓他們害羞內向,但在唱歌時,每個孩子都展現了另一面的自我,對自己產生認同:「其實他們不太有自信,但站到舞台上後就覺得不能丟臉,所以都要求自己把歌唱到最好。有一次只有十六個孩子去比賽,結果他們聲音蓋過全場,讓我嚇一跳!連評審都覺得驚訝。」
呂惠萱指出,學習音樂對偏鄉孩童來說是一項所費不貲的才藝課程,但小象展翼希望可以破除這些障礙,讓孩子們追逐自己的夢想。她發現,孩子在自我挑戰的同時,無形中增添了自信,也開始探索自己的角色。這次專輯也請到自由發揮、灰色螺旋等獨立樂團擔任指導老師,專輯的視覺設計更由金曲獎專輯設計大師蕭青陽親自操刀,希望記錄每個部落孩子的學習歷程,提供機會和希望,讓孩子們鼓起勇氣,用音樂去實踐自己的夢想。
《唱自己的歌》專輯所得將全數投入「象圈工程計劃」,持續推動「小象展翼」:「今年參與的孩子付出他的努力完成這個專輯,這個專輯的所得最後回到象圈工程計劃,繼續支持學弟學妹們,讓更多的孩子得到幫助。」呂惠萱希望透過良性循環,讓孩子們的故事與感動延續下去。
象群生態是所有動物中最為和睦的美好典範,成年的大象群在遷徙或遭逢危險時,會立刻圍成圓圈,將小象們包圍起來,由整個象群守護著小象直到牠獨立,這正是「象圈工程計劃」的核心理念。呂惠萱分享孩子的心得:「她說:『姊姊我好怕哦,底下好多人來看我!』可是講這句話的時候,我看見他是帶著開心的笑容。」期待這群來自偏鄉的小象,能在大象的守護之下,踏上舞台,以燦爛的笑容與最自信的姿態,展翼飛翔。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