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玻璃封存核廢料 永恆難題新解?

2013/11/19 13:27
1,418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全球每年產生的放射性廢棄物高達20萬立方公尺,而現有的處理方式多半是以大量的混凝土封存放射性物質後掩埋,這種處理方法不但昂貴,而且需要大量的土地來掩埋固化後的放射性物質。英國謝菲爾德大學(University of Sheffield)工程學院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教授尼爾•海耶特(Neil Hyatt)開發出以玻璃封存核廢料的新方法,據稱可以減少80%的核廢料體積,而且比水泥固化更安定,可望大幅降低核廢料的處理成本。

照片

這項研究結果最近發表在一本叫「核能材料」的科學期刊上。主導這項研究的教授海耶特說,「在英國因運轉及除役而產生的鈽污染廢物的總體積高達3.1萬立方公尺以上,就是七座倫敦的大笨鐘也不夠放,若是依照我們的處理方法,只要一座大笨鐘就足以存放所有的鈽廢棄物。」

然而,為了安全起見,海耶特的研究裡實際使用的放射性材料是鈰,而不是鈽。他們把3份鈰混合1份高爐礦渣,加熱到超過攝氏1500度,再冷卻至室溫,就產生了一種耐用的黑色矽酸鹽玻璃,可以安全地把鈽封存在玻璃裡,然後再進行掩埋。 不過,海耶特開發出來的處理方法目前僅限於某些鈽產品,像是過濾器、用過的個人防護裝備,還有從核能保護設施除役的金屬、磚石等廢棄物等。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