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探險-紐西蘭步道解密
在紐西蘭,走路是一種享受,因為這裡有全世界最棒的高山步道。為何紐西蘭的生態旅遊能獨步全球?從硬體建制到管理配套,觀光與保育如何做到平衡?
紐西蘭,被譽為全世界最適合人居的國度,兩大島嶼加起來面積將近27萬平方公里,有30%的土地被列為保育區,劃設了十四個國家公園。其中,面積最大的峽灣國家公園,充滿冰河切割侵蝕的獨特地形,從高山到海濱,景緻變化多端,生態豐富。
保育區並非遙不可及,群山之間有著許多步道,在米佛峽灣周圍,就有三條全球最熱門的GREAT WALKS(米佛步道、路特本步道、克普勒步道),是健行者心中的夢幻天堂。
其中,路特本步道就以水出了名。沿著南阿爾卑斯山脈前進,穿越山毛櫸與羅漢松森林,隆升的高山經歷冰河切割,U型深谷、瀑布、湖泊沿途等待。
十一月初,路特本步道還有殘雪,保育部會向健行者預收95元紐幣的直昇機費用,萬一遇上雪崩就搭機,如果能步行通過,下山後退費。
走上最高點的哈里斯鞍部,轉彎之後,哈里斯湖與錯落的小湖泊,就像山巔的藍寶石,在陽光下閃閃發光。隨著光線不同,湖水顏色時時變換,馬坎濟湖就映照著群山的翠綠。在這座被森林包圍的高山湖泊旁邊,淡綠色的建築,提供疲憊旅人最需要的支援。
在紐西蘭的GREAT WALKS健行者不能隨處露營,只能住在山屋或保育部設置的露營區,一方面考慮人身安全,另一方面考量環境,將人對自然的衝擊,集中管理。山屋的牆面上,掛滿解說看板,提供生態知識,火爐讓室內隨時保持溫暖,廚房供應瓦斯爐,方便健行者烹煮晚餐,不過廚餘與垃圾都必須帶下山。
每天傍晚,常駐山屋的保育員有固定時間與旅客對談,交待健行過程的注意事項。這一帶山區,天候變化多端,山上沒有網路,電話也不通,每天早上,馬坎濟山屋的保育員Evan必須守在宿舍的無線電旁,收聽最即時的天候與路況。然後把最新消息寫在山屋公佈欄上。
清晨,當健行者一一離開,Evan會把山屋裡裡外外清理一遍,然後扛起鏟子,因為步道上還有工作等著他。他必須維護兩個山屋之間的步道路況,如果有樹倒在路上,就必須移開,最常做的是清理排水溝渠,他說這個動作看似普通,卻是最重要的,因為維持排水暢通,是步道維護的基礎。
像Evan這樣的山屋保育員,是紐西蘭步道環境管理的最前線,他們以山屋為中心,照顧鄰近環境和往來的健行者,就像一位貼心的保母。身份隸屬於保育部,是有給職的員工,只在十一月到四月的旺季上山。
路特本步道早已揚名國際,但保育部並沒有因此擴大山屋規模,而是考量腹地條件與整體品質,讓每天在步道活動的人數大約維持在兩百人。山屋與營地是總量管制的手段,申請到床位,才能走完全程。保育員Evan說,如果蓋了可以住上千人的超大山屋,步行的享受就會失去,要避免破壞人們在步道上的悠閒,限制人數,是維護環境永續的一環。
從前,紐西蘭原住民毛利人會利用這條路徑,前往西岸河流尋找綠玉。如今,路特本成為紐西蘭的頂級步道,要讓步道通暢,無所不在的水,是最大的挑戰。
冬末春初的路特本,隨著積雪融化,水量龐大。在台灣推動手作步道的千里步道協會,特地來這裡取經。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徐銘謙就在這裡看到了,順應環境的彈性做法。
路特本步道的管理,時時處理水的難關,路線選擇優先考慮水的力量,透過平緩的之字型腰繞,避免陡上坡變成水的流路,造成山坡侵蝕。而跨越溪流的吊橋,則採用活動式的設計,趕在大水來襲之前,先用直昇機把橋調到安全處放置,等天候穩定再把橋放回來。
平坦好走的步道路面,還藏了許多順應自然的巧思。像是步道內側的排水溝,會 會利用原來自然塊石阻擋水路,導出橫向的截水溝,或是直接利用傾斜的路面做排水。而步道的表面會鋪上碎石,避免土層露出可能引起的泥濘。
一路上,人為設施極少,只設在關鍵位置,讓人們從容的享受自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博士候選人曾鈺琪首次來到紐西蘭,她感受到這裡與台灣大不相同。紐西蘭人不是為了爬山而爬山,設計這樣平易近人的山路、建置設備完善的山屋,是為了讓不知道山、想親近自然的人,可以有很便捷的管道,不需要很多裝備,就可以親近自然環境。
緩步下行,在路特本瀑布下方,坐落著另一個山屋,餐廳裡,山屋保育員John Dignan忙著向健行者收票。這是上網向保育部申請山屋的憑據,有票才能入住。使用者付費,這條步道的山屋一晚要價54元紐幣,相當於台幣1350元。John Dignan表示,遊客付的費用會用來維護環境,如果人們不付費,為了建造和維護山屋,會佔掉生態計畫經費。特別的是,GREAT WALKS的山屋,十八歲的紐西蘭人免費,鼓勵人們走向戶外,所以很多家庭都會一起來。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博士候選人曾鈺琪表示,紐西蘭政府鼓勵父母帶著孩子或年輕人探訪自然,利用自然創造他們的重要生命經驗,將來這個自然環境會在他們心裡有價值,當價值產生,將來當環境遭到破壞或保育上需要協助,這些人一定會很願意加入。
紐西蘭政府透過完善的制度與適度的硬體,設法將環境衝擊降低,當人們在大自然中穿梭,過程中保育力量正慢慢凝聚。
走訪紐西蘭的GREAT WALKS,除了當個背包客,也可以選擇參加當地嚮導公司的遊程,全程有專業嚮導帶領。來自英國的Andrew因為愛上紐西蘭的環境,來到提阿瑙擔任高山嚮導,跟隨著他,每跨出一步就能對當地環境多一分認識。
在步道旁,每隔300公尺左右,就有一個粉紅色的三角形標誌,順著標誌看過去,草叢裡有長方形的木箱。這些東西的存在,是因為這裡正面臨嚴重的生態危機。
數百年前,英國人移民時,引進兔子當作肉品來源,後來兔子在野外建立族群,釀成危害。1890年左右,紐西蘭政府為了控制野兔數量,引進鼪,一種很像黃鼠狼的哺乳動物。沒想到,害慘了原生鳥類。Andrew說,這裡的原生鳥類,原本沒有地面上的掠食者,牠們的天敵是老鷹,長期演化結果,遇到危險的反應,是定住不動,老鷹就會看不見,但是對於鼪,就完全無法招架。百年來,鼪對原生鳥類造成很大的威脅。透過致死性的陷阱來移除外來種,紐西蘭人努力想找回最原始的山林面貌。
一日的GUIDE WALK行程,從山巔到湖濱,交通接駁、嚮導、食宿,環環相扣,社區型的旅遊產業發展蓬勃,不過提阿瑙的居民,不只在商業上密切配合,他們對待自然環境的態度,也如出一轍。
六年前,頂下當地小型嚮導公司的Steve,努力推動精緻化的生態旅遊,他和Andrew都因為喜歡自然環境而成為嚮導。工作時,他們一面解說生態,一面引導遊客對待環境的正確觀念,在遊程中扮演保護者的角色。
紐西蘭保育部的環境政策,早期採取純粹保護主義,避免一切人為活動,近年來政策轉向,重新定義環境價值,創造機會讓人進入保護區,也允許商業機制在保護區中運作,Steve在國家公園中經營生態旅遊,就必須向保育部申請特許。
在GREAT WALKS步道上,Steve每帶一位遊客,就必須付給保育部10元紐幣,作為環境維護資金。他所取得的特許,只能帶遊客進行一天來回的行程。因為每條GREAT WALK,保育部只讓一家公司擁有帶遊客全程走完的特許,業者必須與保育部分擔環境管理的經費,承擔的責任義務完全不同。
以路特本步道為例,取得特許的嚮導公司除了必須負擔一半的步道維護費和直昇機吊掛費用,還必須自費興建山屋,自負盈虧,不能佔用保育部興建的山屋。所有營運成本也必須由這家公司自己吸收,而不是由國家負擔。
Ultimate Hikes總經理Noel Saxon表示,近幾年,紐西蘭保育部促成了很多商業經營,保育部需要維護環境的資金,這部分可以透過和他們合作的商業經營來取得。
透過特許,明定各項權力義務,觀光與保育相互依存,讓在地的紐西蘭人依賴環境謀生,也成為維護環境的主要力量。紐西蘭保育部科學能力部門副主任Felicity Lawrence說,紐西蘭大多數旅遊業者與土地深深連結,這些業者幫助保育部維持環境品質,雙方維持互惠關係。
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徐銘謙認為,台灣如果能夠像紐西蘭一樣,有很好的山屋經營系統,有一個能因應天災,彈性長久維護步道的機制,一個整合的環境資源部,從高層功能性的組織到第一線的保育員,分工合作,其實也很有潛力招喚國際觀光客。
紐西蘭,原意是嶄新而奇妙之地,在這片充滿自然奇蹟的地方,把穿越山野的步道,變身為最好的環境教室,觀光與生態的雙贏,是紐西蘭人細心打造的另一項奇蹟。
我們的島【雲端探險-紐西蘭步道解密】
12/09(一) 22:00首播
12/14(六) 11:00重播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