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陳伯義 從鏡頭看臺灣社會變遷

2014/05/20 21:00
2,323次瀏覽 ・ 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記者賴佩璇、夏亞凡/台北市報導】 攝影師陳伯義用底片記錄這片土地歷史,在他攝影作品「紅毛港遷村實錄-家」中,可以看見事物過去的存在。如遷村後紅毛港海豐里海汕三路93號的一景,呈現廢棄家具、牆壁上斑駁獎狀,透過影像向我們訴說一個家曾經的故事。另一部分,實體物展品區內容有生鏽門牌號碼、殘破海報、老舊證件、生活用品等。高雄港畔原為漁民村落的紅毛港,在二○○六年為改建成高雄港洲際貨櫃中心,開始進行遷村計畫中的拆除工程。陳伯義日前在關渡美術館展出「紅毛港遷村實錄-家」,針對拆除後廢置住宅作影像紀錄。

入門之師 帶領踏入攝影世界

陳伯義出生嘉義市,曾就讀輔仁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半途轉學成功大學攻讀水利及海洋工程。他笑著說:「在輔大最快樂的事是參加攝影社。」在成大就讀時同樣加入攝影社,當時在輔大大眾傳播學系授課的黃建亮恰巧去演講,「很欣賞他的拍攝風格,所以請他定期指導。」

陳伯義投入廢墟的拍攝,也是深受黃建亮影響。陳伯義回憶起有一次和黃建亮去吃牛肉麵,旁邊剛好是眷村,黃建亮拿起手邊相機,馬上進入現場拍攝。「當時黃建亮專注的神情,讓我不由自主跟隨著他的視角。」

陳伯義表示,在廢墟中不是見到警察就是遊民,但遇到最大阻礙是跳蚤。「我的褲管上黏滿跳蚤,只好用殺蟲劑噴灑。」

 

觀賞自己作品時的陳伯義先生

影像會說話 紅毛港告訴後人的事

紅毛港過去是位於高雄小港地區的一個漁村,原有海澄里、海昌里、海豐里、海原里、海城里,在一九六八年被規劃成臨海工業園區範圍。遷村過程中曾經爆發嚴重衝突,二○○二年紅毛港居民權益促進會主委張吉雄等人,不滿意遷村案遲遲未有進展,試圖將一艘船拖往高雄港主航道,稱為「炸船封港」事件。後來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與高雄市政府,決議支付遷出居民每戶約三十二萬一千元津貼補助。經過一連串抗爭後,最後在二○○六年開始進行拆遷工程。 

從一九八五年行政院核定遷村計畫到二○○六年正式拆除空屋,紅毛港遷村案歷時多年。陳伯義是在二○○七年到二○○八年拆除工程結束之後,才進行影像的創作。「對於室內情況一無所知,其實心中有點期待又害怕。」 

關於「紅毛港遷村實錄-家」展覽內容,包含三大部分:房間內物件、牆壁上遺留痕跡、殘敗窗戶外所見景觀。在展覽之中,可以看見原屋主畢業證書、舊壁畫、印章,尤其是從拆除過後的窗框向外望,只看見工業環境開發的窗景。「攝影師彷彿化身考古學者,拼湊出前人過往。」陳伯義表示,拍攝過程中自己隨身攜帶透明封口袋,像在採集證物般將原屋主遺留下的物件妥善保存。 

陳伯義表示,紅毛港遷村案影響當地許多人民權益,但大家似乎是從文林苑事件過後,才開始注重所謂「居住正義」議題,所以希望能夠透過此項作品讓人省思。
 

遷村後紅毛港海豐里海汕三路93號的一景,影像呈現牆壁上的遺留痕跡和已廢棄的家具(照片由陳伯義提供)
 

莫拉克風災 深入災難現場

而關於另一場個展《莫拉克‧南沙魯》,是陳伯義在八八風災過後半年開始拍攝,由於本身具有水利工程背景,便進入高雄市那瑪夏區的南沙魯部落勘查。莫拉克風災發生時,此部落將近三分之二遭土石流埋沒,同時造成十人死亡、三十二人失蹤。

陳伯義思考著藝術家對於災難的處理態度,他選擇用鏡頭捕捉土石流過後廢墟中「靜態的災害」。他拍攝歷史遺跡,底片中保留曾經存在過的一場大災難,使得觀賞者能夠重回現場。
 

莫拉克風災過後的南沙魯部落一景。照片呈現出「靜態的災害」,
使用攝影手法定格災害的瞬間。(照片由陳伯義提供)

延伸閱讀

陳伯義 flickr

伊通公園

攝影之聲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