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進擊」石門里 「小螺絲」改造環境

2015/04/20 11:00
2,596次瀏覽 ・ 36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記者褚信暄、傅小庭/台南市報導】位於台南市安平區的石門里在清朝時期曾經是安平古運河的重要河段,至今石門里流傳一句話「前有石門樓,後有五間店」,用來形容當年的輝煌歷史。為了讓這段歷史以不同的樣貌重現,嘉南藥理大學的學生組成「進擊小螺絲」團隊,在去年五月進駐石門里,以裝置藝術「寶特瓶船」,及美化牆壁,使當地居民凝聚社區意識,並讓來到石門里的遊客更深入了解當時的輝煌意象。

照片

以「古運河」為主題的牆面。

窄巷弄裡能撐船 重建繁榮意象

「進擊小螺絲」團隊參加一O三年青年社區參與行動計畫,並選擇石門里作為行動地點的契機歸因於他們的指導教授洪于婷。在 二O一四年,因為系上的課程,他們去石門里進行參訪,意外發現過去這個地方其實相當繁榮,因此他們配合洪于婷開設的「觀光遊憩規畫」課程,開始在石門里進行改造。

他們的計畫名稱是「窄巷弄裡能撐船」,一方面表示石門里曾是安平古運河的重要河段,同時也代表這裡曾經的繁榮。為了重新形塑當年的輝煌歷史意象,進擊小螺絲選擇古運河綠色隧道與C3抽水站為行動地點,因為這個地方是當初古運河的源頭,因此更能凸顯石門里的特色及重要性。

美化牆面 活化社區

進擊小螺絲的行動主要分為美化牆壁及裝置藝術。團員高柏恩說:「在計劃一開始,我們原本是打算先進行寶特瓶船的裝置藝術,但起初當地居民對這項活動不了解,因此在蒐集物資時非常不順利,導致計畫一直延期,因此才決定先以美化牆壁開始。」

一開始,他們先在網路上以古運河為主題向台南市居民以及各個學校徵稿,收到稿件後由石門里居民投票表決四幅畫,由這四幅畫的作者進行作畫。然而在作畫時遇到一個問題,由居民表決出的作者們作畫風格不同,但居民希望牆面上的畫有一致性,能夠表達出他們心中古運河的意象, 因此四位作畫者調整各自的畫風,並與居民協調溝通,最後才決定設計圖。

在作畫的過程中,居民慢慢看到進擊小螺絲的熱情, 時值夏天,開始有居民願意送飲料給他們,甚至主動提供幫助,在進擊小螺絲作畫時,居民也拿起畫筆一起畫,將他們與四位作畫者協調溝通的設計圖,一起畫在牆上,為美化牆壁盡一份力。在過程中,居民們意識到自己也可以為社區做一點不一樣的事情,讓這個社區變得與眾不同,逐漸地,居民的社區意識慢慢被凝聚,讓進擊小螺絲的活動得以順利進行。

照片

進擊小螺絲團隊在他們美化的牆壁合照。

環環相扣 寶特瓶裝置藝術

經過美化牆壁後,居民開始瞭解到進擊小螺絲在從事什麼樣的行動,因此他們一開始推動的「環環相扣」活動開始順利進行。團員林新益說:「『環環相扣』是我們為了製作寶特瓶船,向民眾蒐集廢棄寶特瓶而發起的活動,也希望藉由這樣的活動可以與居民建立密切的結合。」

在蒐集到足夠的寶特瓶後,他們著手進行拼裝與製作。然而這艘船並不只是由寶特瓶組合而成,還要加上鐵架固定,因此在製作時難度變得更高。由於是第一次製作,在與鐵匠以及其他有經驗的專家多次討論後,才決定出模型。林新益說:「我們在製作的時候失敗過很多次,因為不僅要考慮船的大小,船的長寬高比例也是重點,因此在不斷的重新計算以後,船才終於完工。」

照片

以廢棄寶特瓶製作的船。

小螺絲轉動 凝聚居民意識

團員顏君萍說:「雖然當初我們團隊取這個名字是誤打誤撞,但是現在卻變成最好的形容,因為我們就是石門里的小螺絲,在這裡轉動並活化社區。」

石門里發展協會總幹事陳虹宜說:「他們來到這裡以後,石門里真的變得不一樣,除了讓社區變得很漂亮之外,更重要的改變石門里很多老一輩的人的觀念。」

因為進擊小螺絲的努力,讓石門里居民的社區意識得以凝聚,而更重要的是藉由裝置藝術及美化牆壁讓居民願意為自己社區付出,盡一份自己的力量,也讓其他人能看到石門里的歷史風貌。
 

延伸閱讀

進擊小螺絲臉書粉絲專業

石門社區發展協會網站

青年社區參與行動計畫臉書粉絲專業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