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在都市微光裡發現愛的循環 伯特利兒童照護中心

2017/05/15 17:20
7,541次瀏覽 ・ 104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7
檢舉

NS (馨怡:猴子娃娃有幾個?孩子:五個)

標一: 放棄青春大學生活 杜馨怡選擇另一條路

os1: 深邃大眼、立體的五官,她是今年20歲的魯凱族少女杜馨怡,正值花樣年華的她,每天上午早早起床,不是要趕著上學,而是要趁早趕到位於五股的伯特利兒童照顧中心,去看顧一群她的「弟弟妹妹們」。

杜馨怡:值班的話就是七點,沒有值班的話就是八點

標二: 回到從小成長的伯特利  過去點滴湧上心頭

os2:伯特利是她目前工作的地方,更正確地來說,是她從小到大生活的另一個家。

杜馨怡:印象中很深刻是那時候因為我們好多好多小朋友,我們在教室吃完午餐後大家就要睡在那個大廳、大通鋪,就是那種一家人的感覺吧!有時候出去啊人家就會說你是伯特利的孩子啊 就覺得好美喔 不知道為什麼 就覺得好美,那是一個印記在生命裡面

標三: 陪伴馨怡的成長 盧秋月成立伯特利至今

os3:照顧馨怡長大的,是伯特利照顧中心的大家長盧秋月,三十多年前盧秋月來到五股成立了伯特利,一切就是從一顆單純想要幫助孩子的心開始,他像是這個家中的母親一般,為所有孩子打點一切。

盧秋月:流離失所的孩子,我就看到像這樣的孩子我就把她帶回來

禹馨:因為爸爸出事那一次啊,就是半夜,那時候剛好家裡都沒有人,然後師丈就來我們家,然後把我接到教會(伯特利)。

標四: 堅持二十四小時無休 不放棄陪伴每位孩子

os4:伯特利照顧中心的孩子,多半來自特殊的家庭環境,盧秋月看見孩子們因缺乏父母陪伴,個性變的叛逆甚至誤入歧途,更加確信了開設24小時照顧中心的重要性

盧秋月:我要照顧他們,我很單純的想法,我就是想要照顧他們,希望我可以幫助到這些家庭,(讓)這些家庭的父母,甚至他們的媽媽可以工作,讓這些原本沒辦法讀書的孩子他們可以讀書,他們可以被培養,他們可以跟別人競爭 

禹文亞:秋月老師好像我第二個媽媽,就是從小就開始培養我、照顧我

禹馨:就很像我第二個家(伯特利)

NS (小孩在走廊玩)

標五:伯特利產生愛的循環 馨怡決定傳承這份愛

os5:盧秋月打造的伯特利,讓許多孩子找到了溫暖的家,而這樣愛的理念也深深地影響了杜馨怡,二專幼保科畢業之後,她決定回到伯特利,成為陪伴孩子們的老師。

杜馨怡:待在這裡,就像是一種愛的流傳,就是不斷地流下去,希望就是看見未來也有別人,也有其他的孩子跟我們做一樣的事情

os6:在伯特利感受到的愛,彷彿是一個循環,這份愛也將透過,馨怡與其他夥伴們,繼續傳遞下去。

 

攝影撰稿:謝珮瑜/後製剪輯:張子怡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