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廚餘變身肥料 綠色永續循環

2017/12/17 15:00
4,344次瀏覽 ・ 5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3
檢舉

【記者譚恩如、黃晨昕/台北市報導】每當一手捏著鼻子,一手提著廚餘跑下樓,卻眼睜睜看著垃圾車從眼前開過而追不上的時候,心中總是懊悔自己為什麼不早一點下樓,這種懊悔甚至還會持續到隔天廚餘發出陣陣惡臭的時候。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的謝瑩奕,設計了一款可以隨時隨地處理廚餘的回收機,最終得到的肥料還可以在家中種植花草及蔬果。

曾受廚餘問題困擾 決心設計回收產品

謝瑩奕回憶起因為過往廚餘處理不當,而造成過切身之痛的經歷,於是啟發了設計靈感。當時謝瑩奕所住的宿舍設有共用廚房,她去倒廚餘的時候,發現室友沒有及時處理之前的廚餘,導致垃圾桶裡生出約二、三十隻蛆。她急著出門,留了便條紙,希望室友趕快處理。回家後竟然發現室友還沒有處理,蛆爆增到一百多隻,蔓延到旁邊的可回收垃圾桶,蛆在垃圾袋中一直爬,十分可怕。最終她與室友下定決心,一鼓作氣將垃圾包起來,花了一兩個鐘頭才處理乾淨。 謝瑩奕皺著眉頭說:「如果當時有廚餘回收機,也不會發生這種事情。」

兩三年前,在市面上有很多類似的廚餘回收產品。謝瑩奕家中經營的設計公司也想走這個路線,但是尚未實際操作。而當時就讀於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設計學院博士班的她,經系上鼓勵參加國際競賽,正好看到二〇一七A’義大利國際設計大獎中,有綠色設計獎項這個類別,於是謝瑩奕就決定以廚餘回收機為方向開始設計。

照片

謝瑩奕自豪地展示出二〇一七A’義大利國際設計大獎的產品展示板與獲獎證書。攝影/黃晨昕

技術遇難題 開發成本高

決定參加比賽之後,謝瑩奕開始進行市場調查。據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指出,由於台灣飲食習慣的關係,垃圾中剩菜剩飯、果皮、茶葉渣等廚餘,占有極高比例。在全台每日垃圾清運量中,更有一部分廚餘因為垃圾分類意識不足,可回收而未回收時,將全都倒進爐化爐焚化,會增加焚化後空污和爐渣,從而造成二次污染。即使通過掩埋、風乾等方式,也會造成二氧化碳的排放。

為全台提供廚餘回收服務的「胖嘟嘟豬事會社」公司負責人徐先生表示,每天平均回收五噸廚餘,過去回收制成飼料的廚餘需要公司出錢購買,如今已有許多飯店、學校付款請公司去幫助回收廚餘,可見台灣整體對於廚餘回收的概念有所提高,但以家庭為單位去處理廚餘仍然存在一定難度。

謝瑩奕設計的廚餘回收機完全沒有按鈕,只需要將廚餘放進去,關上蓋子後機器就開始運作。回收機利用螺旋刀片的方式,把食物磨碎。螺旋刀片的動力 — — 慢速馬達,是技術上最困難的部分,通過慢速的馬達,減緩廚餘在機器內的移動速度,使得廚餘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得到乾燥。但是在技術層面上,慢速馬達看似簡單,實際上卻比快速馬達更難完成。

通過慢速馬達的研磨,食物慢慢進入下半部分的管狀容器,管狀容器再進行加熱。將廚餘煮熟,阻止內含的水分造成發酵進而發臭。這樣的管狀材質發熱,也是目前技術上量產需要突破的難題。同時在設計上,謝瑩奕希望通過螺旋刀片使廚餘不斷往下,廚餘到最下面就乾燥完成,所以產品形狀較長,模具費也將更高,成本費大大提升。

照片

謝瑩奕介紹她設計的廚餘回收機的運作方式。 攝影/譚恩如

加入情感連結 反思廚餘浪費

謝瑩奕觀察,現在台灣大多是小家庭型態,廚餘總是累積到一定的量才丟。傳統回收機投入一次廚餘之後,要過一陣子才能丟下一批,她希望改良傳統結構,於是將回收機設計成可以隨時投入廚餘進行回收。而傳統的回收機是封閉型的,廚餘總是被覺得是很髒的東西,大家都不想要接觸它。謝瑩奕希望讓大家正視廚餘問題,去接受它,所以也決定要改變回收機的外型。

現有的廚餘回收機以韓國、日本、美國設計為多,但總是被擺放在廚房或餐廳地板的角落裡,造型上看起來像是冷氣機、洗衣機。而謝瑩奕希望自己的設計被放在檯面上,思考了很久該如何突破設計的模式,最終決定運用不同的形狀來呈現自己的設計理念。回收機從開口的正方形不斷旋轉,變成了底部的圓形。她還不斷地嘗試,想要讓消費者看到轉換的過程,於是選擇了半透明的材質。

她希望使用者可以看到人與食物的情感連結,和她想要表達的象徵意涵。雖然說廚餘倒得多,通過半透明的瓶身可以看到肥料變多,但是謝瑩奕特地設計了刻度標尺,是為了讓大家看到肥料量的多少,從而知道自己製造的廚餘多寡,進行反思是否浪費了太多糧食。

照片

謝瑩奕設計出一套回收廚餘的流程,希望未來可以把它融入生活當中。圖片提供/謝瑩奕

設計永續循環 打開台灣市場

只有一個家庭的回收效率不佳,廚餘總量還是十分龐大。當大家都一起回收利用,廚餘問題方能真的得到解決。謝瑩奕秉持著這個想法,除了設計產品,還設計了一整套流程。她希望當回收機發展下去之後,每家每戶可以將自己多的肥料送去貼有指定標示的花店、小農處,或者用原始的以物易物方式,建立起廚餘資源回收的概念。

謝瑩奕認為現在台灣對家用的環保性質產品接受度不高,大部分消費者只接受家電類產品,很少人會花錢去買環保性質的產品。但是她沒有放棄台灣的市場,現在的第一步是等待技術開發,將回收機量產化,然後選擇先銷售到國外市場,在國外將自己設計的廚餘回收機品牌名氣建立起來,銷售的情況不錯之後,再反推回來台灣。

台灣越來越多兩人家庭模式,或者是單身者獨自居住的狀況,謝瑩奕也表示,如果技術條件允許的話,廚餘回收機的設計能夠越小越好,幫助所有形式的家庭都能夠充分利用廚餘資源。

 

採訪側記

廚餘確實是一大環保問題,雖然謝瑩奕在推廣的路上,或多或少遇到了技術和推廣的問題,但是如果這個回收機設計能真的量產化,繼續發展下去的話,一定對整個社會有很大的幫助,我們願意為所有環保的設計助力。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