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保育台灣吉祥國寶 台灣黑熊保育協會

2018/07/29 20:00
7,324次瀏覽 ・ 9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6
檢舉

【記者林家瑄、林至柔/台北市報導】臺灣黑熊是台灣唯一原生的熊類,具有獨特的生態保育和文化的價值。其存續不僅攸關此物種對於本島的重要性,更代表森林生態系的完整性和整體生物多樣性。臺灣黑熊保育協會致力於讓臺灣黑熊可以從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名單中除名,也期盼全民一同參與保育行動,為台灣的吉祥國寶盡一份心力。

臺灣黑熊保育協會 期盼黑熊數量回升

台灣黑熊保育協會(Taiwan Black Bear Conservation Association)在二〇一〇年由黃美秀老師所創辦,是全世界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專門致力於保育瀕臨絕種的黑熊而設置的非營利民間組織。臺灣黑熊是台灣唯一的熊科動物,也是台灣陸域體型最大的動物,目前野生的熊隻數量不到八百隻。

臺灣黑熊保育協會專案經理郭彥仁說:「若是哪一天臺灣黑熊真的消失了,就如同雲豹一樣,我認為會是台灣人的遺憾。」協會希望能讓黑熊的數量回升,郭彥仁表示台灣最少需要兩千隻的黑熊,才得以脫離絕種的險境,這也是協會努力的目標。

「我們不只要保育臺灣黑熊,而是要藉由牠明星物種的魅力,保育更多瀕臨絕種的野生動物。」郭彥仁表示,協會希望在保育黑熊之餘,也能讓國人更重視保育野生動物的議題,像是石虎、穿山甲、水獺等等野生動物,都是需要大眾付出關心的對象。

黑熊保育協會目前推廣保育最大的致力點在於教育,他們認為教育這個面向最容易有機會改變現況。不管是鄉村或都市,平地或深山,協會都不畏艱難的到校宣導,尤其是有熊出沒的深山裡的部落小學,更是協會推廣的重點。

成立迄今,在社會各界的協助下,協會不僅陸續完成國內北、中、南、東各區的黑熊保育大使培訓、「黑熊探險家」特展,以及三百場以上的到校解說等相關宣導活動。同時也與許多企業和政府單位合作,充分發揮「研究、教育、公益」垂直整合的效益,深化民眾對台灣黑熊的認識,並激發生命尊重和瀕危物種保育的決心。

照片

協會專案經理郭彥仁說協會除了保育黑熊之外,也常常向大眾傳遞尊重生命的理念。攝影/林至柔

黑熊面臨生存挑戰 保育觀念向下紮根

在普羅大眾的生活中,其實很常可以見到臺灣黑熊的圖案logo,不管是貼圖、餐廳、火車上等等,普及的程度讓大眾並沒有意識到牠是瀕臨絕種的野生動物,但臺灣黑熊的生存情況並不樂觀,牠們面臨的威脅包含非法狩獵、棲息地破碎等等。根據協會的調查,有一半以上的臺灣黑熊面對的最大威脅就是非法狩獵。

照片

臺灣黑熊是只有台灣才有的特有亞種,且是台灣唯一的原生熊類,目前面臨生存挑戰。 照片提供/臺灣黑熊保育協會

臺灣黑熊保育協會創辦人黃美秀老師說:「如果台灣的森林裡沒有熊,就像是你回到家裡沒有家人。野生動物是台灣山群的靈魂,若有一天消失了,我們該情何以堪?」黑熊保育協會十分希望可以將保育觀念向下紮根,從小朋友教起。

協會曾與玉山金控特別合作舉辦北區「熊愛玉山 黑熊保育」巡迴講座,甚至深入宜蘭縣泰雅族部落之南澳國小、寒溪國小及大同國小,努力提升民眾對於台灣黑熊保育、生命尊重及土地關懷的素養。講座採互動式教學進行,包括台灣黑熊基礎認識、紀錄片討論、台灣黑熊生存棲地保育遊戲、黑熊小學堂Q&A,多元的環境教育內容都會引起師生們熱烈討論。

跨業結合文創 突破同溫層

臺灣黑熊保育協會執行長王嘯虎說,協會在保育上除了致力於教育以外,也積極與多家優質正向企業合作,透過各家企業的不同客層將黑熊保育推廣至同溫層外,初具成效的是知音文創。知音文創在關注在地文化與生態時意識到,身為台灣最具代表性野生動物之首的臺灣黑熊,存在著瀕臨絕種的隱憂。為支持黑熊保育行動,並期待讓國內、外的朋友看見台灣對於保育的重視,「來趣找黑熊」系列因而誕生。

舉凡紙製品、木製品,甚至是生活用品,超過五十種「來趣找黑熊」產品,讓保育觀念擺脫以往文字宣傳方式,化身為多元產品貼近我們的日常。此外,有別於純粹依黑熊模樣所設計的文創小物,知音文創特別在產品包裝上撰寫「熊知識」,讓消費者能深入了解動物生態。

結合美學設計與專業知識,文創商品也能滿載教育意義。消費者只要購買黑熊系列商品,知音文創即為消費者捐出售價百分之十給臺灣黑熊保育協會,以實際行動支持黑熊保育理念。此方式獲得許多人認同與支持,截至二〇一六上半年,知音文創已捐出將近一百八十八萬台幣。每樣載著意義的產品與每位消費者的支持,都成為這條漫長保育之路上一盞盞溫暖燈光。

「突破同溫層是我們最想要做到的事情。」郭彥仁說,原本就有在關心臺灣黑熊的人對黑熊都有一定的了解,協會致力於讓剩下的那批人對臺灣黑熊具有正確的資訊及保育觀念。

照片

除了知音文創之外,協會也與台灣知名品牌deya合作,推出臺灣黑熊的背包及手提袋,消費者購買指定包包,deya將會捐出售價的一成給協會。圖片為deya熊玩偶。攝影/林家瑄

採訪側記

在採訪完這篇新聞後我詢問身邊的朋友,知不知道臺灣黑熊瀕臨絕種的事,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就像受訪者所說的,黑熊的圖案充斥在我們日常生活的很多地方,讓大眾並不覺得牠是需要被保育的物種。臺灣黑熊是雜食動物,以植物為主食,最愛的其實是蜂蜜、堅果與野莓,但大眾常常被所謂「熊會吃人」的刻板印象所蒙蔽。其實黑熊是不會主動攻擊人類的。對黑熊有更近一步的認識後,更希望黑熊的數量可以回升,大眾都能對這個議題更加關心,讓台灣的國寶可以繼續快樂的在山林中生活。

延伸閱讀

翻轉負面形象 找回 「猴厝邊」

不放棄每一條生命 「狗來富」計畫

一同參與公民科學 黑面琵鷺保育網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