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自己的公園自己救 打造孩子新樂園

2018/11/17 20:00
3,725次瀏覽 ・ 6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記者楊文瑄、徐湘芸/台北市報導】這一拆,拆的不只是遊具,更是孩子們童年的回憶。換上紅、藍、黃色的塑膠溜滑梯,台灣不管哪座公園的遊樂場都長一樣,對於發育中的孩子,這些設施早已無法滿足他們,需要更具有挑戰性的遊具來刺激身心的發展。一群由媽媽們組成的「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決定為孩子發聲,監督地方政府,替下一代爭取更多的遊戲空間。

磨石溜滑梯 成為童年回憶

陽光灑在塑膠材質的溜滑梯上,公園的遊戲場裡人煙稀少。二〇一五年開始,台北市不符合CNS(國家標準)的磨石溜滑梯陸續遭到政府拆除,特公盟發言人張雅琳說:「林亞玫親眼看見自己家附近的公園慘遭毒手,她向議員陳情,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應,於是在當時參與的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團裡,向更多的父母宣傳,成為特公盟的召集人。」

從行銷公關轉為全職母親的張雅琳,當時接收訊息後也起身參與,成為召集人之一。他們認為不應繼續坐以待斃,同年十一月,這群父母為了孩子走上街頭抗議,並成立「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

照片

提及孩子的權益時,張雅琳皺著眉頭認真講述。 攝影/徐湘芸

「現代的孩子只摸塑膠遊具,反而不敢摸沙、水這些自然的東西。」塑膠遊具充斥全台,每座公園幾乎都能見到搖搖馬、低矮溜滑梯的身影,對於五歲以上的兒童,這種低刺激性的遊具早已無法滿足他們。

張雅琳認為,不同年齡層的孩子需要的刺激也有所不同,遊具應該要能幫助孩子發展身心,並且結合大自然,與當地產生在地連結。例如天母的東和、天和公園,和當地的生態環境結合,打造木屑鋪面的地板,以及木造的天空步道,使孩子不但能夠認識自己的家鄉,也能促進與長輩們世代的交流。

照片

全台幾乎每個公園都能見到搖搖馬的身影。 攝影/徐湘芸

在現代社會中,當大人看見孩子在公園拔花、踩草皮時,常會大聲制止,這種行為不但縮小了孩童的遊樂空間,也限制了兒童與自然生態接觸的機會。「為了大人管理的方便,反而犧牲孩子的遊戲空間。」張雅琳表示,我們應該給孩子做選擇,而不是去限制他們。她認為磨石遊具可能比塑膠遊具更具有挑戰性,或是讓孩子受傷,但就像剛學溜直排輪時可能會摔倒一樣,在練習過程中,孩子會自己找到解決方法,讓自己能夠取得平衡,而最重要的是過程中產生的自信與勇氣。

地方媽媽崛起 用自己的力量保護孩子

住在蘆洲的蔣慧芬,二〇一七年和其他媽媽們一同走上街頭向市長陳情,接著成為特公盟蘆洲對外的窗口。「自己公園自己救」是特公盟的宗旨,她表示在當全職母親之前,每個女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專長,但社會卻總是瞧不起家庭主婦。

蔣慧芬說:「我們和孩子相處的時間最長,最了解他們的遊戲方式。」特公盟的媽媽們並不氣餒,彼此專業分工,分頭學習法律、兒童心理學和兒童發展等知識,希望能提供孩子安全、健康的遊樂環境。

家中的孩子五歲大,在加入特公盟前,蔣慧芬總認為把孩子放在公園就能夠自己玩樂,只要沒有受傷就好。加入後觀念上產生轉變,她開始懂得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他每一次進到遊戲場都會讓我驚艷一次。」她表示,孩子需要藉由大量活動去認識自己,讓大腦得到釋放,孩子並不會被遊具侷限,「孩子會帶我們去看更多的可能。」放下大人的成見,孩子將會帶領我們去看更多不一樣的事物。

照片

遊戲場內的留白空間,是孩子停下來喘息、思考的好地方。 攝影/徐湘芸

草皮、空曠的空間稱為遊戲場上的留白空間,可以讓孩子喘息、觀察別人怎麼玩更有挑戰性的遊具,蔣慧芬說,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有一次去天和公園時,自己的孩子一直想玩一項很高的溜滑梯,但他不斷在旁邊徘徊,或先去玩熟悉的遊具,他不斷爬上去,又放棄爬下來到留白空間等待,最後他終於準備好,靠自己的力量爬到最高處,一個人從上面溜下來,「我知道他不一樣了,勇敢面對自己能力不及之處,也願意去嘗試。」

互相扶持 不斷精進創造更多新意

二〇一七年特公盟深入新北市,住在新莊的陳俞君加入當時的抗議活動,後來也成為新莊對外的窗口。原本為自由工作者的她,深怕自己不夠專業,無法代表民眾和政府洽談,「好像只要你願意,後面就會有一群支持你的力量。」當她將和公部門商討的資料傳回群組時,特公盟裡擁有相關專業知識的媽媽便會熱烈回應,大家一起集思廣益,成為彼此的支柱。

「自己家樓下卻不能玩樂,是什麼奇怪的道理?」陳俞君表示在她小時候的年代,家外面都是田,可以在大自然間自由玩樂。如今為了蓋大樓,城市砍掉無數的樹木,也在公園掛上請勿踐踏草皮的看板。陳俞君認為這些限制會讓兒童失去對大自然的好奇心,並扼殺孩童原本應有的創意能力,她希望公園都能和大自然做連結,讓孩子回歸大自然的懷抱。

「並不是改建之後就結束了。」陳俞君和其它媽媽們發現,公園改建完後,民眾的反應、回饋才更重要。

一路以來,特公盟從參與討論,進步到孩子能夠親自參與改建計畫,經由媽媽們的努力、不斷的溝通,已經有部分的設計師會聽從孩子的意見,給予他們紙跟筆,讓他們畫出自己心目中的遊樂場,甚至會實際到公園觀察孩童的遊樂行為。

期許更多人投入 為地方公園出一份心力

「原來我說的話大人會聽欸!」張雅琳有三個孩子,剛開始常吵著要和她一起去開會,覺得能夠和大人表達自己的想法很有趣,但特公盟的過程並不是這麼順遂。

兩年多來經常面臨里長反對、公部門因為夾在上層和民眾之間,而無法作出對的選擇等困境,孩子也在過程中跟著期待、失望。但張雅琳仍希望,孩子會受到她的影響,長大後更積極的參與公共事務,也希望他們了解,真實的人生總有起伏,如何在失望過後再重新鼓舞自己,讓自己往前,是她想要教導孩子的觀念。

照片

罐頭遊具充斥各地,現今每處公園的遊戲場幾乎都長一樣。 攝影/徐湘芸

照片

位於台北市的榮星花園,改建後遊具融合大自然,成為其它尚未改建公園的模範。攝影/楊文瑄

特公盟目前已實際參與許多公園的改建,包含位於台北市的榮星公園、二二八公園、青年公園,以及新北市的天和公園、東和公園等三十多座改造公園。但張雅琳認為仍有很多進步的空間,希望未來能有更多設計師願意去投入、了解兒童的遊戲行為,將孩子的需求納入設計,更盼望各地居民能多多參與在地行動,一起為自己鄰里的公園出一份心力。

「遊戲是孩子的生命。」許多大人認為比起玩樂,更重要的是學習,而張雅琳表示孩子其實是透過玩樂學習,在遊戲過程中會刺激出許多創意。

採訪側記

已經忘記上次走進公園是幾歲的時候,只記得小時候公園裡的溜滑梯和盪鞦韆,此次採訪再度踏入公園,仔細地觀察後,溜滑梯依舊鞦韆卻不見了,如當年的記憶還是塑膠的材質,還是一樣那幾個顏色。若不是這次採訪,我原本不知道原來遊具會對兒童發展帶來影響,也不知道背後是有許多理論和分析所在,看見這些媽媽們為了來孩子有更好的環境玩耍而努力,想起小時候總是羨慕別人的鞦韆可以盪的很高,如今鞦韆有年齡限制也不常見,其實可以的話我想再嘗試一次,體驗盪到高處的快感。

延伸閱讀

ParkUp簡單巧思 提升市民生活品質

坑口彩繪村 繪出農村新風貌

藥草界的綠鑽石 艾草點亮高原社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