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老矮平房變身 關懷據點宛如哈比人的家

2019/11/08 20:00
3,846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記者張峻瑋、徐牧民/雲林縣報導】在雲林縣古坑鄉的古坑社區當中,有著像電影《魔戒》中哈比人的家 ──「古坑客廳」,是由矮房型老宅翻修而成的關懷據點,隱身在不起眼的巷弄當中,凸顯建築物繽紛亮眼的色彩,與周圍的「拼圖公園」、「蕭家菸樓」的設計結合,讓人瞬間彷彿置身童話故事當中,讓老人關懷增添更多童趣。

照片

古坑社區發展協會活動中心經過巧手改造形似哈比人屋。 攝影/徐牧民

老年人口高達20% 社區協會卻荒廢三十幾年

在二〇一五年時,吳淑慧女士從衛生所護理師的身份退休之後,感嘆古坑社區發展協會已經荒廢十幾年沒有運作,以及古坑村的長者比例高達全村人口的廿%,獨居與衰弱的老人在其中更是不佔少數,看到如此情況,吳淑慧女士便投身社區發展協會服務,先從協會志工做起,帶領長輩們進行樂齡活動,希望在還有餘力的狀況下,為古坑鄉三村(朝陽村、西平村、古坑村)長者服務。

不過在加入協會之後,在無人角逐協會理事長的情況下,吳淑慧女士隔年便當上協會理事長,上任時就發現,古坑鄉三村合計約七千人,連一座村民運動中心都沒有,所以首要工作是找到能夠讓長者活動的地方,起初有善心人士會出借平房旁邊的停車坪空地,提供關懷協會舉辦活動,但是當天氣變化太大時,戶外場地對於長者身體是造成極大的負擔。

在這段期間,也向學校、區公所申請場地,但是雙方皆以目前無公有地回絕關懷協會的請願。無奈之際,理事長遇到了在古坑鄉長大的返鄉青年黃璟翔,便開始著手替社區發展協會找尋地點,打造一座社區關懷據點。

照片

古坑鄉社區發展協會舉辦許多課程與活動提供長者參與。攝影/徐牧民

初期尋覓地點困難重重 只好進行建築改造

社區營造規劃師黃璟翔老師在回憶尋找地點時,一開始想跟古坑國中小出借教室,因為少子化的關係,一個年級從原來的三班變成一班,所以空了不少的教室。但是在二零〇一七年時,古坑發展協會指出,當時校方拒絕借用就算了,竟然還說開放老人家進校園,會造成群聚感染,甚至發生小燈泡事件;不過校方澄清,協會要求指定借用低年級學生教室,後門還得全天候開放,沒辦法配合才會婉拒。事件最後甚至鬧上全國性新聞,導致租借活動空間也不了了之,只好另尋地點。

在古坑鄉從小長大的黃璟翔,想到在古坑國小附近有間矮平房,是小時候同學的老家,也經常在此遊玩,覺得是能夠改建發展成關懷據點的好地方。結果一到發現,這間矮平房變得相當破舊,屋內的嚴重漏水、髒亂與雜草蟲生,不過黃璟翔看完便喜歡上這個地方,他說「越破舊的屋子,它的改造性更大,改造後的反差性會讓人更加驚艷。」所以他馬上打電話給老同學,希望能夠馬上租下來,在承租的過程中也發現,矮平房的前身竟是賭場,他也笑說:「以前在這裡Google地圖開街景時,你會發現房子外面都是高級進口車,十分有趣。」

將地點承租下來以後在「古坑客廳」改建以前,吳淑慧與黃璟翔於二零一七年,在關懷據點旁的一塊空地改建成一座園林公園,可供遊客休憩。夜晚的公園也吸引不少古坑有名的螢火蟲,因為如此特別的景象,黃璟翔便命名為「古坑左岸螢火蟲休息站」。

當年也藉由「古坑左岸螢火蟲休息站」,首次參加雲林縣政府社區規劃師駐地計畫PK賽,並且獲得社區銀獎,將贏得的二十萬補助,來營造這個關懷據點,將矮房原先格局是兩戶、四道門,規劃成其中一扇門封閉、一扇改為窗戶,正當考慮如何改建時,黃璟翔聯想到電影魔戒中的矮房,因此保留兩扇門並採用黃、綠與咖啡等色調,融入一些童話風格元素,打造如同哈比人的家。

然而矮房隔壁剛好是古坑蕭家菸樓的歷史建物,在地主同意下,先挖出一個灶口,保留原有的灶爐、烤菸室的型態,將烤菸室改建成一個戶外展覽區域,上方的穹頂則是社區媽媽們手工編織搭造而成,提供民眾休憩,一旁的灶爐則形塑為拼圖公園。

社區營造的成功 顛覆傳統村莊的思維

黃璟翔表示,在二〇一六年接下古坑社區規劃師的工作之後,前後兩年十分辛苦,整個關懷據點從無到有,由於經費的不足,也只能動用志工的幫忙,進行漏水修補、環境整潔、雜草修剪,一點一滴慢慢的累積下來。自從在二零一七年獲得雲林縣政府社區規劃師駐地計畫第九屆PK賽銀獎之後,社區也漸入佳境,隔年更獲得PK賽的金獎。在今年的四、五月也獲得建築源業獎,吳淑慧也代表社區至總統府受獎表揚。

黃璟翔也提到在「古坑客廳」旁的「拼圖公園」,它的設計理念也是向讓大眾知道,古坑社區從無到有的故事,社區的變化皆是眾人一小塊一小塊拼湊而成,才慢慢累積成大家現在所看到的結果,而每一塊拼圖,都是古坑鄉的特產,像是菸樓、咖啡、香蕉、竹筍……,利用拼圖式般的結合,讓美學穿針引線在歷史建物與美食文化之間,使古坑能夠優雅般的被看見。然而遊客蜂擁而至的到來,使這個傳統的鄉村更加活絡,讓古坑鄉的居民改變思維,漸漸意識到社區營造的重要性。

黃璟翔說:「古坑鄉的居民對於社區營造的意識十分薄弱, 不懂得文化保存的意義。」不過自從「古坑客廳」、「拼圖公園」的爆紅,遊覽車一台接著一台出現,當地居民便開始去關心和了解什麼是社區營造,也開始反思文化資產的重要性。

吳淑慧表示,很感謝各界幫忙,才能夠重新讓社區活絡起來,慢慢的步入軌道。現在社區關懷據點每周兩天會舉辦活動,帶領三村落長輩學習衛教,也玩遊戲學技能防失智,中午長青食堂的膳食,也會不定期做家訪以及電訪,就是希望能夠讓長者得到完善的照顧。

現在,長者每天都在期盼每週三所舉辦的樂齡活動,能夠離開家中進行活動。吳淑慧也表示,很多長輩都很感謝關懷據點的成立,有了關懷據點之後,他們不用每天都在家裡沒有事情做,畢竟家中的兒女都到別的縣市工作,儘管每個月都有寄錢回家,但是老人家其實最需要的就是「陪伴」,關懷據點便是一些個能夠讓他們活動筋骨、交朋友的地方,讓長者遠離孤單且溫暖的地方。

吳淑慧也期望地說:「現在我們在長者服務的面向是越做越好,希望未來能夠將照顧的面向擴大至兒童,畢竟在古坑這個地方,很多都是隔代教養的小孩,這也是我們需要去關懷的族群。」在政府的經費補助之下,古坑社區發展協會仍持續努力為古坑鄉的村民,打造更多元豐富的舒適環境,未來會將據點持續擴建。

照片

古坑鄉社區發展協會志工為需要幫助的長者盛午飯。攝影/徐牧民

採訪側記

採訪當天剛好是每週的歌唱教學,這堂課讓平常都在說台語的長輩們,能夠練習國語的機會,最大的目的也是利用文字,替長輩們腦力激盪防失智,看到長輩們如此有活力,讓我們領悟到關懷據點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當天我們也陪著黃老師去送便當給行動不便的獨居長輩,看到他們臉上誠真的笑容,一切的拍攝辛勞也就此消失,中午我們也與長輩們共進午餐,聊著他們的經歷,讓我們也跟著反思與警惕。老人關懷的重要性,需要我們每個人去重視,並不是每個月給補助金就能解決的,更重要的是長期陪伴才是他們真正需要的。

延伸閱讀

宜蘭家扶-幸福小舖扶起弱勢家庭

全台最大日照中心-照亮老人心

仰山日出-展現宜蘭社區營造成果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